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在于我们党紧紧抓住了人心这个最大的政治,从而汇聚了最磅礴的民心和民力。学好党史不仅能让我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增强我们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我们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思维,在党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就要以民心为镜,经常照照群众满意不满意这面镜子。
以民心为镜,要看对待群众的态度端不端正。唐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检验我们党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是执政为民,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毛泽东同志指出:很多人对于官民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群众和尊重人民。所以,党员干部对群众态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干群关系,是远是近,是真还是假,民心这面镜子照得最清楚。
以民心为镜,要看决策科不科学。新时代领导干部决策科学与否,归根到底要靠群众的实践活动来检验和衡量。有些工作布置下去之后,群众的热情很高,兴趣很浓,积极性很大,说明这些工作是深得民心的,决策是对头的,就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抓实抓好。有些工作,领导的兴致很高,但群众的怨气却很大,甚至有抵触情绪,这就表明这些工作是不得民心的,决策有不合理或不科学的地方,就需要及时纠正,完善决策。
以民心为镜,要看作风、形象好不好。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是导致作风不好、形象不佳、工作不力的最主要根源。毛泽东同志指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害死人”。民心如秤,群众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他们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最反感。领导干部要想知道自己的形象好不好,作风正不正,就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仔细倾听群众的心声,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经常照一照自己是不是勤政务实、能不能公正办事、有没有干违反廉政规定的事,在那些涉及群众根本利益问题上是否按党性原则去办。只有经常照照民心这面镜子,才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牢固树立起群众至上的观念,清廉办事,遵规守纪,洁身自好,塑造健康人格,展示良好的形象。
以民心为镜,要看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实不实。古人云:“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爱民”。党在成立伊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让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其中重要的奋斗目标,并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了人民,党没有私心;为了人民,奋斗永无止境。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群众,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都要围绕改革发展,围绕老百姓的富裕、平安、健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处、官位多高,都要始终厚植为民情怀,恪守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系群众之所困、思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邵阳市信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