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在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便深深印刻上了共同富裕的鲜明底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我们党适时提出,在新的征程上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更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更好地解决新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坚持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同时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国弱民穷,贫富分化严重。面对这样的突出问题,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成为当时最迫切的历史要求。然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缺乏发展现代化的环境,更无力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落后现状。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站起来”完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为加快国家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带领全党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境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障。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百年奋斗的目标追寻。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便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1921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宣讲时即提出了“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的社会主义设想。党的一大提出的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等内容,都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没收地主土地”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土地政策措施,帮助穷苦百姓翻身得解放,就是为了让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在“先富带动后富”中探索共同富裕之道,在强调公平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在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深入推进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党对人民作出的新的庄严承诺,深刻表明了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这一史诗的灿烂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