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7日

桐山行

黄三畅

这是洞口县桐山林场场部后面的一大片杉木林。我们走在林间的石板道上,但见一棵棵杉树挺拔修直,枝条交接,而又互竞向上。沈从文的书里引湘西民谣说,情人是人中之王,杉树是树中之王,在这里我得到了更深切的体会。没有风,林子里一片沉静,沉静里更显出这些树中之王的矜持稳重、不骄不躁。

我走近一棵,弧着两只手拤着它,但合围不住,还要加一双手,才能合围。陪同的副场长老尹说,这杉树的确长得快,树龄还只有十五六年。又说,这一大片一大片,都是人工林。我这才注意到,对直平望过去,树是整齐的一排,从另一个方向望过去,又是整齐的一排,让人想起排列整齐的广播体操队伍。老尹说,当年在这里栽树,可不容易。这里多的是石窠、石缝,土少,荆棘又多,要把荆棘挖掉,还要从别的地方把土挑过来,才能栽。栽好后如果稍长一点时间没下雨,还要从山下挑水来浇。我感慨,现实的葱郁掩盖了多少往昔的辛劳。

我也早注意到,路边是一米多宽的开垦了的长畦,而且看得出已经种上什么了。对,前面还有人在劳作呢。老尹说,种的是花,过一个多月来看,路的两边就镶上花边了。我想象出鲜花夹道的情景。说话间路分了叉,我们往右边走。杉木林的边沿还有另一种树,枝条上结着一个个浅红色花苞,像郁金香。老尹说,这是厚朴,既是药材又可观赏,林场的美化要从多方面入手啊。然后不无骄傲地说,他们林场已被评为秀美林场……又说,他们林场的功用已经转型,由商品林型林场转为公益型林场,职工们所要做的不再是砍树,而是管护森林,生态修复,美化森林;所追求的是生态效益、国土绿化和美化,要让生态不断提值。他们林场的前景是成为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的胜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具体地体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老尹说得我们这些“外人”都激动起来。

走了不远,我似乎听到鸟的叫声。可不是!一只长尾巴的花鸟儿从森林边沿的一片竹林飞向深林,后面跟着一只短尾巴的;接着又有一对,又有一对……刚才,它们可能在竹林里聚会呢。老尹说,那是锦鸡。又说,近些年来,森林里鸟雀明显增多了——种类和数量都增多了。有林才有鸟嘛。过些时候,鸟类会更多,候鸟回来了嘛。有一些是成双成对地飞,一唱一和的,热闹得很。

路转溪桥忽现。前面是一条小溪,水可真清澈,仔细看,还看得见虾子在游弋。老尹说,森林保护得好,溪水自然也清了,林场境内的几条溪流汇入的小河,也清多了。所谓青山绿水,有青山才有绿水啊。

过了溪桥,这里是一片柑橘场,那头有个人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原来是一个老者在嫁接柑橘树。一交谈,原来老者是场里退休的职工,姓杨,住在不远的镇上,是来做义务工的。他说,他和他的一些伙伴经常来做义务工,几天不来,心里就不安。我感叹,爱场如家啊,劳动人民的本色啊。老杨又说,每隔不久,他还要到大山深处的工区去看望工友,他们坚守在第一线,与外界隔绝,工作辛苦,没有他们,就没有林场的兴旺发展。我问比较近的工区离这里多远,可以去看么,他说最近的也有二三十里,而且只有勉强能过摩托的路相通。

我只好仰望着那座高高的山峰,托一朵飘向那边的白云,向培育绿色的无名英雄们致以深切的问候了。

(黄三畅,武冈二中退休教师)

--> 2021-11-07 黄三畅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6310.html 1 桐山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