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硕金秋,魏源故里飘书香。9月11日至12日,由石头记读书会组织的“魏源与经世致用”主题读书会在“全国文明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开讲。来自省内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读书爱好者齐聚隆回,聚焦魏源思想,畅谈湖湘文化,热议乡村振兴。
本报现节选其中两位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经世致用的当代传承
“师夷长技,不仅仅以制夷。”外交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袁南生认为,要全面理解魏源经世致用的主张,不能简单地说师夷之长技的目的仅仅是制夷,魏源的本意应该是,制夷与款夷是相对的统一。魏源的基本主张是围绕“夷”字展开的。要悉夷,了解外国;要师夷,向外国学习;要攻夷,敢于与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外国势力作斗争;要款夷,对外国利益给予必要、适度的尊重与关切,与外国合作交流、互利共赢;要制夷,这个制,指的是在与外国的博弈中,掌握主动,经略自如,而不是对外搞霸权主义。对魏源经世致用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来说,袁南生认为,特别要在“悉夷”“师夷”“款夷”上继续做文章。
乡村振兴,要站在“悉夷”的高处。乡村要把农产品等商品卖出去,卖得越远,市场就越大。如果不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乡村产品能打开国外市场吗?国外情况越熟悉,特别是对国外的风俗禁忌、消费潮流了解越多,就越能减少投资失误,越有助于拉近中外之间的距离。
乡村振兴,要想在“师夷”的大处。建设富裕乡村、和谐乡村、科技乡村,我们应该“师夷”。乡村振兴意味着共同富裕,有的国家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方面有成功的探索,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乡村振兴,要干在“款夷”的实处。现在,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一带一路”构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国家层面来讲,“以夷款夷”是经济外交行为;从基层层面来讲,“以夷款夷”就是做好国外来料加工,就是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就是把生意直接或间接地做到国外,既丰富国外市场,也增加自身收入。
袁南生表示,在新时代,我们要在不忘初心上不断充电,在坚定信心上不断充气,在打造品牌上不断充值,在培育人才上不断充氧,在端正作风上不断充压。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五皮”:翻破书皮,想破脑皮,磨破嘴皮,走破脚皮,为了坚持原则,还要敢于撕破脸皮。
魏源思想的“向家实践”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安中认为,尽管今天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金融支持、就业扶持、公益帮扶等等各式各样的实践,但其最鲜明的特质仍然是经世致用,采取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改变向家村的面貌,为乡村振兴创造了一个全新范式和典型样本。
王安中认为,向家村的旅游开发思路继承和发展了魏源“睁眼看世界”的对外开放思想。向家村以打造“生态旅游特色村”为目标,紧紧围绕“体育+旅游”做文章,将生态旅游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旅游开发。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旅游业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当中的重要举措,但是很多乡村旅游业却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农家乐”层次,向家村的旅游则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尤其是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强了体验性和参与度,非常难得。下一步,建议增强文化元素的融入,进一步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隆回本土历史和民俗文化元素)的内容,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旅游开发层次。
向家村专注于发展实业精神继承和发展了魏源“实业为本”的思想。向家村发展旅游业、特色种养殖业,推动文旅融合,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向家村“先富带后富”的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魏源“富民”思想。华兴公司主动提供就业岗位,采取“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发展村内产业解决群众就业的举措,都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尤其向家村拟于近期启动九龙山片区旅游项目建设,将辐射并带动周边七个村旅游发展的规划,更是共同富裕的延伸。
向家村丰富的文明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魏源的道德教化思想。向家村在乡风文明引导方面,有着自己独特探索,不仅是“全国文明村”“湖南省文明村”,作为隆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样板村,还探索出“新、讲、学、帮、庆、乐、行、评”——八字经验,与新化油溪村乡风文明的积分制管理和安仁县金紫仙镇源田村“驾照式积分制”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