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

◆学术短论

林使君何许人也

周玉柳

前夜读刘宝田先生大作《邵阳古诗词鉴赏》,其中有《两首送人使邵州的诗》一文,介绍了张籍《送邵州林使君》与姚合《送林使君赴邵州》两首诗。两位诗人所送之林使君是何许人也?与邵州有什么关系?宝田先生没有详细介绍,似有遗憾之感。刚好前几年读《新唐书》与《历代书法论文选》,对林使君有所了解,这里综合起来,以飨读者,也作为宝田先生文章之补充。

使君是一种尊称。汉代称太守为使君。唐朝称郡州行政主官为刺史,刺史与太守是同一级别,所以邵州林使君,就是邵州林刺史。林刺史,本名林蕴,字复梦,福建泉州莆田人。《新唐书》有其传,清邓显鹤主编的《宝庆府志》有简略记载。

林蕴精通儒家经典,为人正直,性格刚毅。因为喜欢他的才华,剑南节度使韦皋推荐他担任推官,负责断案定罪。韦皋死后,行军司马刘辟丝毫不给顺宗与宪宗父子面子,自称留后。对此,林蕴当面坚决反对,给他讲顺逆道理,刘辟不听,林蕴又写一封信急切劝谏。刘辟大发雷霆,将他抓起来,将要杀害他。临行刑时,林蕴大声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宁可死,也不肯与刘辟同处一地。也许是看在昔日同事面子上,也许是怜惜他的正直,刘辟没有真正杀他。他私下里叮嘱刽子手,只要用刀在林蕴的脖子上轻轻地磨一下,吓唬他一下就可以了。没有想到,林蕴根本不买他的账,大声呵斥:“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毕竟是以前的同事,刘辟没有杀他,只是将他斥为唐昌尉。

宪宗是一个有为的君主,得知刘辟造反,立即派遣长武城使高崇文率大军镇压之,不到半年,先后攻克梓州、鹿头栅、石碑谷、玄武、神泉、成都,刘辟伏诛。“及辟败,蕴名重京师。”对西南地区的管辖与治理,林蕴又多次向宰相李吉甫、李绛、武元衡建言献策,均不被采纳。后来,林蕴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将他推荐给朝廷,朝廷任命他为邵州刺史。临出发前,他的两位好友张籍、姚合各写了一首诗,送给林蕴,以表赠别之意。

邵州任上,林蕴政绩没有特别之处。因此《宝庆府志》也仅仅记录了他切谏刘辟的浩然正气。林蕴在书法史上留下名字,不是他的字写得好,而是因为他以无私之胸怀公开了被书家视为“传家宝”的笔法——“拨镫法”。

(周玉柳,新邵人,文史专家)

--> 2021-10-12 周玉柳 ◆学术短论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4863.html 1 林使君何许人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