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

唐结平:走有机农业之路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实习生 何 爽

唐结平和他的有机稻。

国庆长假期间,绥宁县唐家坊镇唐家坊村十组村民唐结平舍不得休息一天,仍在忙碌着为明年的生产做准备。

今年,唐结平已收获杨梅10000公斤、稻谷50000公斤,销售稻田鸭2万羽、稻田鲫鱼1万公斤、稻田泥鳅2000公斤,预计重阳之后还可收获柑橘30000公斤。此外,他在果园放养的花猪,已有120头可以在年前出栏。唐结平说,他的所有农产品,都是“有机”的。

“老婆孩子叫我歇着点,可为了让父老乡亲从今往后心甘情愿跟着我干,我要更加努力!”唐结平说。

今年52岁的唐结平1988年高中毕业后,便开始痴迷生态农业,期间走过不少弯路,闹过不少笑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乡亲们不再嘲笑他,而是对他刮目相看。尤其是他“舍卒保车”的生态种养方法,更是让大家耳目一新:在杨梅林边种植梨树、李树、桃树,桃、李、梨熟了,却不采摘,而是任天上飞鸟啄食——“只有把鸟儿引来了,才能保证我的杨梅不打农药”;每当采摘橘子时,总是将卖相不好的全部留在树上——“这些弱果不断落到地上,可以保证我放养在果园的花猪每天都有足够的野外食物”;在水稻基地靠近大山的地带,特意种植10多亩红薯作为缓冲区——“野猪吃了红薯,就不会再来糟蹋我的有机稻了。”

今年端午节,唐结平用一头毛重100公斤的有机猪和另一名养猪大户毛重200公斤的常规猪“打赌”,看谁家的猪卖钱多。结果,有机猪比常规猪多卖了1500多元钱。让周围村民扎扎实实看到了生态农业的好处。

“同样,我种植的有机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虽然亩产经常不到250公斤,经济效益却大大高于普通水稻种植。”唐结平介绍。

真正让乡亲们折服的,是今年9月12日一群山东青岛客人千里迢迢来访。对方都是已经获得有机农产品生产资质的“老生态”,但唐结平的每一句“传经送宝”,他们都认认真真记到本子上——

“秧苗刚插下去,由于田的肥力很足,一定会长草。别急,把草留着,半个月后,动用人工把草踩进泥里。这样,既可以防止禾苗生长太快导致‘冒’了,又可以给稻田进一步增加有机肥料。”

“别人都担心稻田发生虫害,我却担心田里没有害虫。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稻田里没有任何害虫,禾苗照样会生长过快,收获的时候就只有一把草;二是只有滋生害虫,才能引来害虫的天敌,如青蛙、赤眼蜂等益虫,青蛙吃各种虫子,赤眼蜂吃稻飞虱;三是如果没有害虫,稻田养鸭和稻田养鱼、养泥鳅等衍生产业就搞不起来。”

……

“除去各种成本,我今年的纯收入至少有200万元。”唐结平从不掩饰自己的成功。今年国庆期间,村民纷纷上门表示要跟着他干,唐结平笑呵呵地把双手一摊说:“我用33年苦苦探索本地有机农业,等的就是这一天,欢迎大家!”

--> 2021-10-12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实习生 何 爽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14846.html 1 唐结平:走有机农业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