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张伟 通讯员 李斌) 10月11日,绥宁县东山侗族乡东山村9组的脱贫户杨爱平将收获的一筐筐红提过秤、装车,当她从收购商手中接过一沓红票子时,满脸挂起幸福的笑容。5年前,该乡大力扶持红提种植产业,留守在家照顾老人小孩的杨爱平也跟着种起了4亩红提,挂果后每年她都能获利6万余元。
东山侗族乡地理环境优越,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红提种植。十几年前,东山便开始发展种植红提,然而从外地引进的红提品种要么“水土不服”,要么挂果品质不理想,没有市场竞争力。勤劳而又富有钻研精神的东山百姓通过数年的探索与尝试,终于嫁接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不仅皮薄肉厚、口感香甜,产量及品质还比外地的品种要好许多。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该乡把东山红提作为乡村产业振兴之基,大力发展、做优做强特色产业,打造出以大坪村、双门村、东山村、牛背岭村等为中心的红提产业示范带,培育了一大批红提种植大户。数年来,该乡自发培育的优良品种红提从数十亩发展到几百亩,再到现在的5000亩,产量达750万公斤,年产值达1.6亿元。
一个品牌的打造与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植、销售等各类问题。为了增强当地红提产业抗风险能力,让小农户能够应对大市场,东山侗族乡始终坚持谋划在前,积极对接,利用当地特色,打造“一乡一品”,为乡亲们切实铺好致富路。同时还通过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组织采摘、开展研讨会等方式,为“东山红提”等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让东山红提走出绥宁。该乡红提不仅销往长沙、怀化、常德等地,甚至还远销新疆。
“一个品牌的打造需要多年的磨练,而要让这个品牌可持续发展下去,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近些年,很多村民都为红提产业发展积极献策,可采纳的方案我们乡党委政府都大力支持。”东山侗族乡党委书记唐淼华介绍,近年来该乡大力支持“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发展,形成具有东山特色的产业发展链条,为百姓铺就致富门路。
目前,在“东山红提”龙头产业的带动下,东山花猪、东山猕猴桃、东山黑山羊等也成为当地特色品牌,为该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注入了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