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绥宁县公安局民警带领辅警在用微网格小程序进行民情大走访时,收到了鹅公岭侗族苗族乡太坪村19组龙师傅的微心愿。
“我与同组杨某某因为井水使用问题产生纠纷,村委之前已经进行调解,但没有调处成功。现在我没水喝,希望派出所能够前来调解,解决我们全家的喝水问题。”龙师傅在微信中说。
当时已经夕阳西下,民警和辅警尚未吃晚饭,但考虑到龙师傅心情迫切,民警和辅警约定乡驻村干部一起组成调解组立即赶往争议现场。
经在争议水源点实地察看,调解组了解到该水源点位于杨某某宅基地下方的闲置土地上,土地使用权为第三人所有。杨某某家于40年前在此修了一口水井,左邻右舍常来此处挑水。今年以来,由于杨某某家搞建设,用水量激增,遂使用抽水机在井内直接抽水到家里使用;同时为了保证自己用水,杨某某在井口上了锁,致使邻居龙师傅取水困难,双方因此产生矛盾。
调解组将双方叫到一起,告知双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任何个人均对水资源不享有所有权,不得将公共水资源据为个人私有。
虽经调解组普法,但争议双方依然无法达成协议。经过“背靠背”做工作,调解组了解到龙、杨两家原本世代友好,这一辈也未发生重大矛盾,双方闹僵无非是缺少沟通导致互相斗气而已。
得知问题症结,牵头民警灵机一动,指着天上的月亮对龙、杨二人说:“今天是初十,天上的月亮还不圆。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月亮一定会圆起来。天上的月亮都会圆,我们人间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圆满的?”一席话,说得两人都满面羞愧。经过调解组继续耐心工作,杨某某终于同意将井锁拆除,保证以后不再上锁,欢迎龙师傅一家以后随时来此取用井水。同时,为了彻底解决用水供需矛盾,民警动员村组干部,想办法协调,在原有水井下方再修一口蓄水池,用以蓄积原有水井晚上水满之后的溢水,以方便村民用水。
“你们这个纠纷,解决得比八月十五的月亮还要圆满。”龙师傅感激地对调解组说。
相关链接:绥宁微网格小程序是2020年该县平安办按照“思源治理”工作思路推出的平安建设智能系统,能实现对矛盾纠纷随时报、治安和安全隐患随时拍、群众心愿随时帮、治安联防打卡随时巡、问题困难随时管的“五随(绥)”功能,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