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是指72小时之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人群发病率约为(6~31)/10万。
突发性耳聋分为4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聋型。
一般认为发病的主要诱因有: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
致病因素有:病毒感染、内耳供血障碍、药物中毒、肿瘤、先天性内耳发育异常等。
症状表现: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但多数患者有过度劳累、精神抑郁、焦虑状态、情绪激动、受凉或感冒史。
突发性耳聋为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急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突发性耳聋的人群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是造成青壮年听力损失、影响人群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耳鸣等,应及时就诊。
治疗: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等)和抗氧化剂(如硫辛酸、银杏叶提取物等),合理的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要好。还有高压氧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通常需要持续治疗2~3周。以上治疗无效者,可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
预防措施: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情况,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避免“三高”出现,戒烟、戒酒,健康饮食,以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患者要调整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精神紧张,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放松身心,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耳鼻咽喉科每年都诊治过多例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我们的经验认为:重点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病,需要进行争分夺秒地抢救性治疗,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后,再来治疗,疗效往往欠佳。”该科主任医师吴年周说。
(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吴年周 口述 邵阳日报记者 陈红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