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复杂的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邵东市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邵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基本完成了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这一年,邵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5亿元,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8亿元,增长1%;财政总收入完成28.29亿元,增长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7908元,增长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4855元,增长8%。
经济转型蹄急步稳
邵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经济转型的同时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2020年实现了确诊病例零死亡和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坚持“双线作战”,在邵阳市率先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在抢用工、抢订单、抢机遇上与时间赛跑,多措并举筑牢援企稳岗稳就业根基。2020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6305.4万元,落实阶段性社保费减免3999万元,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45.4亿元,增长40.2%。
全面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3个、商贸企业84个、服务业企业20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东亿电气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4家企业被评为2020年湖南省小巨人企业,5家企业获制造强省奖励类项目支持。智能制造研究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邵东完成重点项目投资91.36亿元。亮国科技、晶博光电、自然堂中药饮片生产线、弘华中药饮片、阳光8点箱包、人民医院东扩等项目加快推进;霞客乐跨界房车、衡科装配式建筑、永吉红包烫金生产线、宁庆航空航天等项目已投产或试产。
切实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经开区与产业园合并,园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135”工程升级版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建成标准化厂房52.8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企业50家。全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50亿元,增长10%。
改革积蓄发展动能
邵东市“一件事一次办”平台于2020年8月正式运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延伸到乡镇,2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村(社区)“就近办”。规范乡镇权力运行,新增赋予乡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38项。新政务服务中心于该年12月1日正式挂牌运行。
扩大开放步伐持续加快。鼓励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推动出口转内销。承办全省“万企融网闯国际”首场跨境电商产业对接会。全市有外贸业绩的企业329家,实现破零的有115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8亿美元,增长7.2%。招商引资成绩显著,正式签订协议28家,签约金额46亿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2020年,邵东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取得重大进展。2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稳步推进。长岭路、站前路、国平路等建成通车,公园路大桥成功合龙。城区管道天然气用户新增1万余户。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新建压缩式垃圾站5座,新建、改造农贸市场、乡村集市33个。开展市容秩序和城区交通专项整治,取缔马路市场7个,增加人行道停车位400个。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52个。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97.23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14.29公里,巩固和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0168人,改(新)建农村户用厕所5686个。完成110千伏灵官殿变电站和35千伏杨桥变电站建设。完成20公里的乡镇天然气中压主管道建设,开通37个行政村400公里庭院管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7万亩。大力整治农田抛荒,推进粮食扩面增产,粮食总产量45.37万吨,增长6.93%。有序恢复生猪生产,全年出栏生猪65.8万头。下大力气开展闲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农村违法用地清理专项行动,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交办限期整改的75个问题土地全部整改到位。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堡面前乡大羊村获评全国文明村,水东江镇才子村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坚决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多措并举化解存量债务,2020年邵东还本付息33.11亿元,全面完成融资平台公司清理整合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紧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投入扶贫资金7120万元,大力开展产业帮扶,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剩余1446户3029人全部脱贫。脱贫质量稳步提升,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由8908元提高至10556元。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件全部办结销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8.2%,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持续推进河长制工作,创建样板河库25个,河道保洁志愿者工作经验获全省推介。廉桥镇、团山镇、佘田桥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启动砂石土矿整治工作,关闭、注销20个砂石土矿。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所有涉黑涉恶案件全部判决完毕。强力开展禁毒攻坚和反电诈行动,打掉电信诈骗团伙21个。全力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百日大会战”专项行动,有效化解信访积案100余件。建成城乡末端感知系统,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625个,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466个,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279个。邵东三中新校区、昭阳中学、云山小学、第一实验学校相继开工建设。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均通过三级医院评审。传染病防治检测能力全面提升,新建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血清抗体检测实验室1个。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以上全科医生实现全覆盖,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率达100%。花鼓戏《黄花黄黄花香》入选2020全省“欢乐潇湘”精准扶贫优秀文艺作品。
保障力度不断加大。12项省定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03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00人。大力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挂牌运行。落实优待抚恤政策,为1927名退役士兵办理了社保接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医保、工伤和失业保险扩面有序推进。加强社会救助,全年新增城乡低保对象28035人,发放社会救助1.73亿元。落实老年人福利政策,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实现全覆盖。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为加强法治社会建设,邵东市委、市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2020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7件、政协提案177件。市政府班子积极践行“六不”承诺,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召开的会议进一步减少。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财政一般性支出年初预算压减20%。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突出问题、公职人员违规借贷、涉砂涉矿涉股等专项整治。全力抓好省委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政府执行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同时,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国防后备建设不断加强,史志、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邮政通讯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文联、社科联、侨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社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
“十三五”发展成就篇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回顾过去五年,130多万邵东人民在邵东市委、市政府带领之下战胜了诸多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了严峻挑战和考验,通过不懈努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重返全省十强,撤县设市成功圆梦,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昭阳大地发生了新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奋发有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5年来,邵东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40亿元增加到6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6536元增加到70000元,均基本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5.7%;财政总收入由20.5亿元增加到28.29亿元,年均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53亿元增加到278亿元,年均增长12.7%。
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5年来,邵东市构建了“1+4”工业园区平台,推动产业集群集聚。打造了国际商贸城、星沙物流园“一城一园”为主的市场商贸升级版。组建以智能制造研究院为核心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育引进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持续推动小作坊向现代化企业、老板向企业家“两个转变”,规模工业企业由165家增加到657家。成功举办“中国制造强国(邵东)高峰论坛”“创新湖南高峰论坛”等系列重大活动。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16.1∶47.3∶36.6调整为8.2∶33.2∶58.6。
联动共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5年来,邵东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率从49.2%提高到58.8%。怀邵衡铁路邵东段、“八老”公路、金龙大桥、昭阳大道立交桥、兴隆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建成投用。新改扩建兴和大道、北岭路、衡宝路、建设北路、人民路等一批城区主干道,升级改造一批城区小街小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409.4公里,完成安全饮水工程项目423个,铺设廉桥等8个乡镇天然气主管网120公里,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拆旧复垦和“厕所革命”,持续推进禁炮殡改和移风易俗,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开拓进取,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政府机构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全面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落实“五大开放行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创建箱包和打火机两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进出口总额由5.66亿美元增加到14.8亿美元,年均增长21.2%。
改善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由26746元、16939元提高到37908元、24855元。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切实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教育事业稳步提升,新增学位2.5万余个,累计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1213个,相继通过“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再次被评为“湖南省教育强县”。文体事业繁荣活跃,村级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覆盖率100%,建成983个农家书屋和5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5.73张,较“十二五”末增加1.44张。改建村卫生室522个,基本构建了“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15分钟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圈”。
“十三五”时期邵东取得的辉煌成就,是邵东市委“兴工旺商、转型升级”战略在邵东大地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邵东人民的丰富智慧和无限创造力,也必将激励邵东人民用汗水和担当,奋力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申兴刚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