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31日

魏源和左宗棠的神交

陈扬桂

魏源(1794-1857),隆回人,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家,与左宗棠的二哥左宗植、郴州陈起诗、益阳汤鹏并称“湖南四杰”,与林则徐同属“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以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著称于当时,影响及后世。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以其一以贯之的爱国热情和务实作风,早年致力于经世致用,中年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后长期驰骋于反侵略战争的战场,为维护民族统一,收复祖国领土,捍卫国家主权,推进洋务运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现有的史料中,虽然还难考证魏源和左宗棠有过直接的过从、交往,但从与他们相关联的史实里,可以看出他们的思想有交流和沟通,即使无缘身交,神交却很深密。

首先,魏源的著作和思想对左宗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在1829年,左宗棠就在友人处读到了魏源编著的《皇朝经世文编》。此后,他一直想得到这部书。尽管自己当时经济状况不好,但他节衣缩食,凑集资金,终于在1851年花巨资购买了有120卷之巨的《皇朝经世文编》。拥有了这部书后,左宗棠研读得更加认真了,他一边阅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点点,作了许多评论注解。除了自己认真阅读《皇朝经世文编》外,他还极力向别人推荐该书,称它是一部体用俱备、裨益世务、不可一日或离的“有用之书”。

左宗棠还阅读了魏源其他许多著作,特别是《海国图志》和《圣武记》等重要著作。如《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所体现的“开眼看世界”精神,与他后来力主学习西方军事和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圣武记》刊刻问世后,他立刻借来阅读。书中对清朝前期武功的颂扬,使得他热血沸腾,并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书中所表述的建军用兵思想,他也大加赞赏,称魏源“于地道兵形皎若烈眉”。

其次,左宗棠受人之请,欣然为魏源的《海国图志》作序。1875年,时任平庆泾固道的魏光焘,为了弘扬族祖魏源的改革开放精神,重新开雕刊刻《海国图志》。为扩大书的影响,魏光焘特意请自己的同乡兼顶头上司左宗棠为书作序。左宗棠二话没说,欣然受请。左宗棠在序里对《海国图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它是魏源激于强寇入侵、中国积弱的“发愤之作”,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和革故鼎新、变法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从《海国图志》一书里,左宗棠既受到了爱国主义熏陶,也学到了进攻和防守等方面的军事知识,同时获得了不少关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的最新信息和知识。

第三,左宗棠义修魏源墓。1857年3月26日,魏源逝世于杭州东园小庵僧舍。当时,正值太平军与清军激烈战斗之际,局势动荡,家人只得把他草草葬于西湖南屏山方家峪。1864年3月,左宗棠率领楚军打败太平军,进驻杭州。他不忍心看见自己最崇敬的故人凄凉地长眠在乱石岗上,便拨出专款,亲自主持维修魏源墓。

左宗棠常常以魏源思想的实践者和魏源事业的继承者自居。魏源的著作中多处提到开发西北、新疆建省,以及发展民族工业等政治主张,左宗棠读后大受启发,认为这些主张“切实而有条理”。后来,他督师西进,带领湖湘子弟千里挺进,一边守疆卫国,一边发展生产,身体力行地实践魏源的主张。在提到自己先后创办的福建船政局和兰州制造局等卓有成就的洋务企业时,他自豪地说:“此魏子所谓师夷长技以制之也。”

(陈扬桂,湖南省作协会员、文史研究员)

--> 2021-01-31 陈扬桂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354.html 1 魏源和左宗棠的神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