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随着蔡桥乡龙口村选出村民委员会新班子,邵阳县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此次换届共选举产生419个村(社区)“两委”干部2523名,所有选举一次性成功。基层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高质高效的换届,选出了好干部,配出了好班子,换出了好风气。
拉紧“责任链” 确保方向不偏移
换届工作启动后,邵阳县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全面拉紧县乡领导包联“责任链”,53名县级领导带头联系指导乡镇,21名乡镇场党委书记包干选情复杂村,各乡镇场党政班子成员驻村蹲点,深入开展摸底调研、政策宣传、纪律教育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在换届工作一线落实责任。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选派1151名政治可靠、业务精湛、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组建440个县、乡督导组,盯紧“两推”、考察审查等重点环节,落实“五包五到位”工作职责,确保所有村(社区)实现督导全覆盖。
同时,邵阳县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抓换届情况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纳入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下好“先手棋” 谈心谈话广深细
“真没想到,村‘两委’班子一下多了4个‘80后’,工作更有干劲。”换届前,罗城乡保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0岁,如何配强“新班子”成为该乡党委书记唐旭明头疼的问题。在县换届办指导下,乡村两级干部逐院落开展谈心谈话,并通过微信群转发了《罗城乡党委致流动党员暨有为青年一封公开信》,意向返乡参加选举的年轻人有10多人。
从2020年6月起,邵阳县成立由乡镇场党政班子成员带队的调研考察组,深入村(社区)开展民主测评和谈心谈话,对村级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了解掌握党员群众思想动态、村级后备力量情况。通过排查摸底,共确定换届重点难点村(社区)12个,按“一村一策”方法开展整顿。要求各乡镇党委充分酝酿组织资源人选,特别是重点酝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0岁左右大专以上学历年轻干部人选。深入开展“十三必谈”活动,乡镇场党政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在换届前期与现任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历任村干部、村内致富能手必谈;选举前与候选人、差额人选、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换届工作人员必谈;选举结束后与落选人、当选人、离任村干部必谈。通过谈心谈话,摸准了村(社区)“两委”班子的人选,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圆满完成换届奠定了基础。
打好“组合拳” 纪律规矩挺在前
“政策宣传入脑入心,程序操作公开透明,群众的满意度高了。”塘渡口镇党委组织委员陈芬芬对这次换届选举的变化感触很深。
为切实提升换届选举质量,邵阳县换届办第一时间下发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操作流程和模板》,方便基层“按图索骥”、对标操作。全面推行候选人资格“两审一察”制度,组织相关县直联审部门集中办公,高效完成了全县4335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的审核意见签署,为高质量推进全县村级换届赢得了时间。开展风气监督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由纪检、公安等部门牵头,重点查处说情打招呼、干预选人用人等情形。同时,结合党员冬训、村级换届业务培训会,扎实开展政策宣讲和警示教育活动,集中上党课600余场,发放政策纪律“明白卡”10万余张,2万余名农村党员签订了严守换届纪律的公开承诺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氛围。
选出“好班子” 激活发展新动能
“现在农村有广阔的前景,想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村里实现更好发展。”邵阳县金称市镇金河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陈立洪说。去年12月,在镇村党组织号召下,拥有大专学历、31岁的陈立洪毅然辞去月薪上万的工作,回乡做起了“村官”。
为广纳贤能,县乡两级调研考察组,按照“先定岗定事、再选优配强”的原则,深入村(社区)开展“摸鱼”“纳贤”。通过民心荐才、一线辨才、能人聚才、项目考才等多个途径,并逐村“过堂会审”,全面摸准了村(社区)“两委”班子人选。为实现选优配强目标,邵阳县在换届工作中实施“四个一批”工程,即着眼保持队伍总体稳定需要,通过班子考核、民主评议和民主推荐,在现有村(社区)干部队伍中留任一批;加大后备干部使用力度,从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复员退伍军人中充实一批;通过认真摸底、电话沟通、登门拜访,从在外务工经商的经济能人、技术能手中动员一批;对没有合适人选的,尤其是软弱涣散、选情复杂等难点、重点村,从乡镇机关选派一批。
邵阳县换届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换届,全县一次性选举产生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2523人,得益于前期扎实的工作准备和务实高效的措施推进。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呈现出文化素质、交叉任职率、年轻干部比例、女干部占比升高和平均年龄下降“四升一降”的良好态势。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党组织书记133人、占比31.7%;35岁以下年轻干部748人,同比提升15.3%;女性干部783人,占比31%;平均年龄41.1岁,同比下降7.1岁。班子结构实现了大幅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