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冬再次面临一个超长寒假,相对于小学以上学生,“不出远门,不聚会,只能‘宅’在家里……”这些要求,对儿童来说更是一种严峻考验。如何引导儿童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度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寒假?市人大代表、北塔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谢小华支招——
想一想,问一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家长可以引导儿童观察生活,积极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多提问,如:水开了为什么会冒气?为什么天会黑?爸爸睡觉为什么会打鼾?早晨的太阳怎么看起来特别大等等。家长要耐心听取孩子的问题,鼓励与肯定孩子提出问题,并与孩子一起去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看一看,说一说: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玩具总是爱不释手,比如看到自己喜欢的小车车,家长可以让孩子多观察小车,让他说一说小车是什么颜色的?外形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用途?为什么喜欢它?这种有情境预设的提问,让孩子回答,无形之中训练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
听一听,演一演: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听音乐,跟着音乐自己创编动作,演一演,让儿童在愉快中增长文艺才干。当然,也可以听一听故事,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把故事情节表演出来。
画一画,展一展:画画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与记忆力。孩子的世界里满是童话般的烂漫,孩子画画可以不受固定格局的限制,要鼓励孩子大胆运用色彩。画好之后,要多表扬孩子,最好在家里准备一块专门展板,展出孩子的作品。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制作手抄报,手抄报的主题可以是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学习和生活习惯等等。
认一认,拼一拼:购买一些几何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让孩子一一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然后把这些图形拼成不同的形状,喜欢怎么拼就怎么拼。当然也可以买一些积木给孩子拼,提高其动手能力。
跳一跳,数一数:生命在于运动,家长可以教孩子怎么跳绳,爸爸或妈妈可以先示范跳,家长在跳的时候要孩子数数,看跳了多少下,不会数的儿童可以耐心地教他数。孩子学会跳绳了,就让他自己边跳边数,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提高了孩子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生活处处皆教育。希望家长们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让宝贝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自理、积极交往、养成好习惯,度过一个疫情背景下别样精彩的寒假。”谢小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