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8日

凝心夺取双胜利 聚力奋进新征程

——2020年邵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巡礼

邵阳日报记者 刘小幸 通讯员 李再兴

2020年,注定会被历史铭记。回眸这一年,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邵阳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830万邵阳人民奋勇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应对大战大考,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这一年,在邵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忠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战疫”历程、“战贫”伟大实践,生动讴歌决胜全面小康壮阔征程,在邵阳大地上唱响嘹亮主旋律,汇聚起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高质量建成“二中心一枢纽”的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夯实理论根基

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加快,理论武装工作也要紧紧跟上。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邵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好地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深学深悟,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我市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委(党组)会议的第一议程、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第一专题、日常学习的第一任务,“一月一专题”持续深化学习。邵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脱贫攻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专题开展集中学习14次。全市各级各单位迅速采取党委(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大会、全体干部职工会议等形式层层传达学习。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9.2万册,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在线抢答赛、“学习达人”评选推荐和学习积分置换图书等系列活动,18.7万名注册学员及时、集中跟进新思想学习,“宝庆大讲坛”持续开讲。

通俗易懂,理论宣讲创新不断——

“科技创新不仅能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还让企业坐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上月14日,双清区委宣讲团到邵阳维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该公司董事长粟武洪表示,将把全会精神融入企业发展中,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市创新理论宣讲的一个缩影。

主题宣讲报告会直面基层。走进企业,切实把“普通话”变成“地方话”,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开展宣讲,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党的建设、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文化繁荣以及生态文明等工作。       一年来,我市整合各级党组织、社科理论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细分12个专题,推出76堂精品课,组建高规格宣讲团“定时、定点、定人”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集中宣讲解读,完成“六大微课堂”基层宣讲2万余场次。创新开展“六进六促”微宣讲,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党校组建3支宣讲队,在全市各县市区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100场次。各县市区、各系统(单位)组织小分队开展宣讲,安排1000场次以上,确保做到了全市所有县市区村镇及重点行业(单位)全覆盖。

引导舆论,理论传播凝聚共识——

市直媒体组建融媒体采访小分队,开展蹲点式采访,开设“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牢记殷殷嘱托”等专题专栏,通过小切口、小故事,反映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在专栏发稿1200余篇。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主题宣传,结合社会关心的改革热点,推出系列述评和盘点综述,讲数字、更讲感受,讲成就、更讲未来举措,回应关切,明确目标,汇聚信心合力。

讲好抗疫故事 凝聚精神力量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

面对疫情,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闻令而动,发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独特作用,为全市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和强大精神力量。

新闻宣传有声有色——

战斗一打响,书生亦战士!一篇篇文章传递着“战疫”的权威声音,一帧帧影像记录着逆行者的最美身姿,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个故事激发着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全市300余名新闻工作者终止休假、返回岗位,不畏艰险挺进疫情第一线,第一时间用笔触和镜头传递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讲述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生动故事。

主流媒体的“硬核”力量在云遮雾罩中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市、县媒体播报及刊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3.1万余篇,网上集纳推出稿件2.9万余篇,制作推出新媒体产品1100余个,点击量达4.7亿人次。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上稿1430篇,湖南卫视上稿总条数、时长位居全省市州前列。全市上下形成了强大的声势,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汇聚起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社会宣传入脑入心——

充分利用“村村响”、流动宣传车、宣传栏、标语横幅等载体,组织抗疫志愿服务等活动,全天候、不间断、无盲区做好社会宣传。制作发放宣传资料541万份,出动宣传车12.7万次,日均发送疫情防控知识短信500万条。

文艺宣传出新出彩——

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抗疫主题,共组织创作文艺作品4066件,表彰优秀作品302件,100余件文艺作品在“学习强国”和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平台推介。邵阳日报社原创MV作品《我在开满鲜花的路口等你》在新华社客户端首页推出,浏览量破100万,并被新华社新华屏媒选用,在北京、上海、南京、沈阳等8个城市同步展播。

志愿者(组织)火速行动——

红马甲、红袖章、小红帽……遍及宝庆大地的10万余名志愿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社会宣传和文明实践工作,与基层党员干部一起,构筑起抗击疫情的严密防线。

面对疫情,市文明办、市创文办根据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关于号召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的倡议,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指导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统筹调度各级志愿者下沉到一线村(社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创新成立爱心跑腿志愿服务队,采用网格化模式,实行“一户一帮一联点干部”点单服务,居民在微信群里“点单”,爱心跑腿员“代购”。设置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天使粉丝团”,招募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重点关注邵阳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家庭,帮助在家的小孩辅导功课和给老人代买生活必需品,让白衣天使能全心全意在疫情防控一线战斗。

助力决战决胜 记录时代强音

市委中心工作布局到哪里,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就及时跟进到哪里、主动服务到哪里。

过去一年,我市常态化开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主题宣传,积极抓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扫黑除恶等为重点的主题宣传报道。从讲好脱贫攻坚好故事到展现产业建设火热场景,从集中解读市委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举措成效到精心开展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集中宣传……全年在中省主流媒体上稿4529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扶贫路上的“轮椅女孩”》《湖南最大单体水利工程犬木塘水库开工》《脱贫攻坚战场来了亲兄弟》《邵阳隆回的陈琳琳,省长记住了你的名字》《暖哭了!英雄归来十里长街万众迎接!邵阳市委书记市长也来了!》等一批重点稿件在全国产生了热烈反响,《湖南邵阳工业走廊强势崛起》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系统密集的报道不但坚定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砥砺前行的信心与决心,更充分展现了我市发展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

用心记录脱贫攻坚精彩篇章——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做好脱贫攻坚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狠下“绣花”功夫,统筹内宣外宣资源、集中网上网下优势,提前做好宣传主题策划,瞄准媒体聚焦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在全省脱贫攻坚“大合唱”中唱响了“邵阳声音”。

去年4月,我市对标省里成立脱贫攻坚宣传专班,持续开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扶贫印记”等专栏专题,聚焦工作进展,采写重点稿件。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公益广告《黑皮肤的人群》获得湖南省优秀公益广告评比一等奖。

新闻阵地建设结硕果——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市直媒体以移动优先为导向,集聚资源全力打造全媒体平台,邵阳日报社、邵阳新闻网互联网传播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邵阳广播电视台整合频道资源全力打造融媒体中心。重点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12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实现网站、电视、客户端、WAP站多平台互通,音频、视频、文字、图片互融,有效整合了平台资源,提升了县级媒体传播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年共制作推出新媒体产品1446件,《超燃!武冈公安小哥哥演唱“扫黑除恶”之歌》《一个扶贫干部女儿的来信》等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重点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深耕文明沃土 培育时代新人

成风化人,德耀宝庆。

过去一年,我市坚持对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体系,深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凤凰涅槃、花开蝶变。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出台《邵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旗帜鲜明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性法规,为我市居民践行文明提供遵循。加大典型选树推介力度,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双十最美”评选和寻找“最美抗疫人”活动,评选“双十最美”40人、“最美抗疫人”69人。全年有林生丽等23人入选湖南好人榜,段善文入选中国好人榜。坚持每季度举办“邵阳好人”和新时代好少年发布仪式,今年以来,共评选“邵阳好人”86名。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累计投入近2亿元,建成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提质完善宣传教育基地10处,新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对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指挥所旧址、贺绿汀故居等5处进行保护维修。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覆盖,共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631个。组织10余万名志愿者开展5000余场次抗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发动广大志愿者募集帮扶资金,认领微心愿,助力脱贫攻坚。举办了第二届邵阳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文明之风润泽宝庆,文明因子生根发芽:礼让斑马线已成基准线,反对餐饮浪费渐成新时尚,文明上网、理智表达成为习惯……宣传引导、典型引带、德润人心——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突出价值引领,深耕成风化人“文明沃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发展繁荣文化 丰富群众生活

百花竞放,东风正劲满园春。

我市聚焦人民期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

倾力打造了大型现代祁剧《种子方舟》和古装花鼓戏《豆腐西施》,花鼓戏《山乡工匠》获国家艺术资金资助,祁剧《目连救母》参加“百戏昆山”展演,祁剧折子戏《昭君出塞》《奈何桥》参加中国戏曲学院建院70周年展演。疫情缓解复工复产后全省第一部电影《父母的城市生活》在隆回县杀青。

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

全市2000多个文体团队,近10万名群众文体骨干活跃在基层、服务在一线。完成送戏下乡850场,“周末剧场”48余场。深入开展“宝庆群艺汇”“欢乐潇湘”“书香邵阳”等群众文化活动。做大做强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新宁“崀山脐橙文化旅游节”等文化节庆品牌,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

全面融入直播经济,积极探索最强“带客”新模式,联合中央、省级网络媒体,网络名人开展“网约花瑶”等直播带货活动,观看点赞量5000多万。

文旅融合深入推进——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十大文旅融合示范区、活动、项目、产品、特色小镇等“五个十大”建设。召开2020年邵阳市文旅产业暨文旅融合发展现场会,成功承办2020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模拟赛、2020年湖南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开园。

2021年冲锋号已经吹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辉煌时刻正向我们走来。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高质量建成“二中心一枢纽”中实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 2021-01-28 邵阳日报记者 刘小幸 通讯员 李再兴 ——2020年邵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巡礼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180.html 1 凝心夺取双胜利 聚力奋进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