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7日

◆名著赏析

大自然的歌者

——读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

刘绍雄

打开苏联作家普里什文(1873-1954)的《大自然的日历》一书,如同打开一幅幅清新淡雅的俄罗斯风情画卷,让人美不胜收:“夜在一轮皎洁的月下逝去了,黎明时分,降下了初霜。万物白茫茫的……朝阳冉冉升起,树木和草便缀满了露珠。苍郁的森林中的云杉中树枝看上去便似一片亮晶晶的花纹。倘若我们整个地球上的金刚石都去做了这般装点,也是不够的。”

在这一小段优美的文字中,充满着朴素、准确、诗意的描写,正如高尔基赞赏普里什文说:他“有一枝生花妙笔,将普普通通的词汇灵活地搭配起来进行描写,使一切几乎都具有触摸得到的可感性”。

普里什文被誉为“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他一生都在旅行,对大自然一往情深,并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对人、对自然、对万物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哲理统一的散文。

“苍郁的森林中的云杉树枝看上去便似一片亮晶晶的花纹”,只有在原始大森林中生活过长时间、且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的文学家,才会写得出这样的句子。最后用金刚石来形容装饰在云杉树枝上莹碧的霜晶,更是绝了,很容易使人想像出朝阳照耀下的霜晶闪闪烁烁,像钻石一样璀璨的景色来。

我以前读过普里什文的小说《贝林捷雅的水泉》,熟悉他关于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民劳动的场景以及青少年的心理。普里什文不愧是农艺师出身,长期生活在湖光山色、花草茂盛的林区,熟悉林区的一草一木,对各种植物有着洞察秋毫的观察能力,对生活在苏联奥尔格洛夫洲东部以及叶列茨周围的大自然有着无比的热爱。他将自己的生命融进了这一片生他养他的黑土地之中。因而在他的《大自然的日历》中,他用一种亲切、朴素、如数家珍的笔调,来赞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春夏秋冬的各种景象,同时也详尽地记录了生活在这里的纯朴、善良的人民的喜怒哀乐。每一个篇什犹如康斯泰勃尔的油画般浓墨重彩,又纤毫毕现、凝重而轻灵,这是他散文的妙处。普里什文的书,按他本人的话来说:是“经常有着发现的无穷的快乐”。

普里什文散文的魅力秘诀何在呢?我想,他的魅力和魔法,正在于他有一双慧眼。正是他的这双慧眼,善于在每一个隐微中洞悉有趣的东西。在他的笔下,一切都闪耀着诗性的光芒,犹如芳草擎着露珠,晶莹生辉。最不起眼的一片小山杨树叶,也有着它自己独特的生命和生活。

在《大自然的日历》中,使人强烈地感觉到的,是作者对生命充满了无比的热爱。普里什文在春天这一章节中,写冰雪在春阳下消融成为第一滴水,黑油油的土地在厚厚的雪衣下裸露出来的景色;写大雷鸟、仙鹅、红隼在晚霞中飞翔着欢乐地鸣叫;写老狗鱼的憨厚可爱,写青蛙的苏醒……笔触细腻,行文干净利落,将动植物的生态写活了,它们也像人一样有着春天的喜悦。

他将大自然所有的生物都人化了,在他的笔下的大自然,是人性化的生命。他爱它们,不去无故伤害它们,视它们为知己,与它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字里行间无一不倾注了他对它们的无比深情。这种纯良的人类天性,也就是普里什文散文的永久地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诗意的优美的真正原因。

《大自然的日历》中的语言,有充分的根据可被称为“俄罗斯语言的百草”。普里什文的语言如花似锦,光彩夺目。时而有如风吹动着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铺石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啾啾争鸣,时而如薄冰悄悄地脆响,时而有如蓝色的小夜曲萦绕在我们的脑际。

(刘绍雄,武冈人,湖南省作协会员)

--> 2021-01-27 刘绍雄 ——读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 ◆名著赏析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5156.html 1 大自然的歌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