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女诗人的咏梅诗,柳如是的爱国情怀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同时也可以看出历代女性虽经封建礼教压抑但仍不失人性和情怀,其不甘沉沦的见识和果敢抗争的精神更有甚于须眉,秋瑾就是这些女性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作为爱国志士,秋瑾的人格觉醒、爱国精神不仅体现在“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杞人忧》)、“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等掷地有声的诗句中,也体现在她的咏梅诗作里。
秋瑾《梅十首》其二:“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这首诗借咏梅抒发自己人格精神的独立,为追求救亡图存之道不慕富贵坚持“初心”。秋瑾本为富贵官宦人家女子,目睹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深感祖国落后、国民愚昧之痛苦。1904年7月,不顾家庭反对,冲破封建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入中国留学生会馆所设日语讲习所补习日文,经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关于清国人入学之公私立学校之规则》,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积极谋划推翻清廷的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秋瑾于7月10日被捕,15日凌晨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她的爱国精神在《对酒》一诗得到集中表露:“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张先军,邵阳市诗词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