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扎实推进各项残疾人工作,全市残疾人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
残疾人脱贫攻坚步伐更稳。我市强化对标对表,全面梳理残疾人脱贫政策,印发《决战残疾人脱贫攻坚 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政策措施十六条》《关于开展贫困疑似残疾人便民评残与办证专项行动的通知》两个文件,引导全市上下瞄准目标,严格标准,主攻难点、清除死角,全面落实惠残扶贫政策,确保残疾人脱贫一个不掉队。同时强化蹲点督战,坚持每月一督导、每月一交办、每月一整改、每月一清零;强化力量聚合,协调卫健、扶贫等部门,上门给重度残疾人和贫困疑似残疾人评残办证,贫困疑似残疾人便民评残与办证专项行动共评残10713人;强化典型引领,下力气培育和宣传残疾人典型,扶持并推广了杨淑亭、罗友桂等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感召力的脱贫典型。
残疾人信访稳定举措更实。市残联抓牢压实责任和理顺机制两个关键,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发挥残工委各部门作用,定时办结的新机制初见成效。盯紧重要节点,排查和化解53件矛盾隐患,保证了大局和谐稳定。针对关键问题、关键人物,实行思想疏导、行政手段和经济措施“三结合”,管住少数稳定多数。出台帮扶措施稳定盲人按摩从业人员队伍;联合有关部门就市区残疾人非法营运问题先后组织了3次专项行动。
残疾人服务力度更大。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0岁至6岁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超标准完成重点民生实事任务,任务完成率为173%,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被省残联评定为优秀等次。扎实开展市级示范性康复项目,完成168名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工作,完成假肢装配264例,不断推进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为助力复工复产,市残联会同市财政局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残疾人稳岗就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为103名残疾人落实就业岗位,全年投入200余万元继续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大力落实普惠政策,从2020年4月1日起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免费乘坐公交车。
残疾人工作队伍活力更强。为破解我市基层残疾人组织薄弱这个老大难问题,市残联联合组织部、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残联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县区残联为骨干、乡镇残联为核心、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全市207个乡镇(街道)设立残联,3640个村(社区)建立了残协。同时强力推进全市残联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明显提升。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我市将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托底帮扶残疾人就业,加大力度推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入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和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后续工作等,进一步书写残疾人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