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对掌心,手心压手背,十指交叉摩……”1月15日,在武冈二中初二(3)班教室里,学校卫生室医务人员正在给学生上防疫课。这些医务人员都是由学校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到学校卫生室的专业医生,他们除了日常守护学生健康,还经常给学生开展防疫培训和演练。这是武冈市在防疫常态化工作中,以新建成的标准化学校卫生室为学生保驾护航的一个镜头。
2015年以来,武冈市就在基层卫生室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创造了行政村全覆盖的“武冈模式”,赢得了全国声誉。如何将这一经验拓展到疫情防控领域,为广大师生筑牢防疫堤坝?对此,武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去年2月就制定下发了《武冈市标准化学校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将武冈一中、武冈二中、武冈十中、武冈职业中专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将学校医务室建成标准化学校卫生室,将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功能移交卫健系统管理。
武冈市卫生健康局、教育局、医疗保障局联合制定了实施方案,该市财政投入70万元对4所试点学校卫生室在原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坚持“五项统一”,即统一设计、统一装修、统一标志标牌、统一管理制度、统一配置设备,做到建设改造标准化、设备配置标准化、人员配置标准化。
扩容提质的标准化学校卫生室建成后,由教育、卫健、医保等有关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在管理上坚持“四个不变、一个责任划分”,即法人代表不变、工作职责不变、经营性质不变、服务对象不变,主体责任按职能划分。4个学校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分管业务工作的副主任负责学校卫生室的日常管理,每个卫生室派驻3名以上专职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常年坐诊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学校卫生室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利润销售,纳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支付范围,真正为广大师生服务。卫健、教育、医保三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标准化学校卫生室的指导,充分发挥学校卫生室功能,为广大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4所学校试点成功后,到2020年下半年,武冈市标准化学校卫生室又陆续扩大到城区8所学校。每个标准化学校卫生室由财政投入建设经费40万元,解决基本药物补差经费30万元。
自2020年2月以来,武冈市陆续建成的8所城区学校标准化卫生室共开展健康讲座、疫情常态化防控培训300余场次,接受学生心理咨询46人次,门诊58428人次,医保补偿132.6万元,经医保报销后个人自负费用不足10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