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扩容提质
市城区新增停车位7886个,有效缓解停车难;289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全市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部线上办理,审批事项精简到47项,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我市2020年的城镇基础建设成绩单,亮点纷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围绕高质量建成“二中心一枢纽”战略目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今年初,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获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20年度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1月19日,市城区桃花桥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正抓紧作业,加速完成桥梁主体工程收尾工作。目前,桃花桥南半幅已合龙,北半幅预计2021年春节前可合龙。该桥梁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减轻市城区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
2020年,市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推进城市品质全面提质升级。邵阳火车站站房扩改工程正式开工,资江南岸防洪堤、桃花桥建设稳步推进,车家路、百合路等一批微循环路网建设抓紧实施,城市骨架不断壮大。同时,大力推动停车场建设,全年新增停车位7886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我市按照以中心城区为引领,构建“东部城镇群+西部生态圈”城镇发展体系思路,加快中心城区与东、西部地区的路网融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十三五”期间,市中心城区逐步扩容提质,建成区面积由72平方公里扩大至93平方公里,人口从60万增加到88万,居湘中湘西南首位;“东部城镇群”“西部生态圈”逐渐成形,城镇空间体系不断优化。截至2020年底,我市城镇化率达50%。
推进市城区学院路、世纪大道、体育新城、雪峰桥等区域的“补天窗”工程,城区道路绿化建设再提质;全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5片,确定历史建筑23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43个,建成传统村落博物馆16个……随着我市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既提升了颜值,也增加了内涵。
安居工程惠民暖心
双清区林化厂家属区内,居民唐建平细数着小区2020年发生的新变化:四处堆放的杂物不见了,乱停乱摆的车辆都停进了车位,坑洼不平的水泥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沥青道路,路灯装上了,健身器材也装上了。“以前总被嫌弃的老房子,现在又成了‘新房’,住在这里很幸福!”居民幸福感的升级,得益于我市深入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2020年,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加速推进,让其更快、更好地惠及民生。按照“一小区一策”思路,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以基础类改造为主,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规范和简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报建手续的通知》,为老旧小区改造装上“推进器”。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359个城镇老旧小区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计划,其中289个城镇老旧小区完成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
为全面提速棚改房、公租房、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成立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实行书记、市长一月一调度,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一周一调度,并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和办法。2020年,我市新开工年度省城镇棚改任务9441户,开工率达100%;新交付分配公租房4603套,解决超期安置2200户;全面鉴定中心城区C、D级危房,已完成改造12385户,为年度计划的230%。同时,全面清理规范历史遗留问题项目,为24个项目12592户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在规范物业管理方面,我市不断健全完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加大物业维修资金的收缴和清欠力度,2020年共归集维修资金2.83亿元。此外,建立物业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公示制度和物业服务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十大最美文明和谐小区”和“十大最美小区工作者”评选活动,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行业改革增效利企
2020年,市住建局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平台再造为突破口,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做到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转则转,坚决不留死角,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该局全面优化再造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体系,实现审批流程、信息数据平台、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四统一”,并与全省同步建成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线上办理。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该局进一步理顺项目审批事项、提升办事效率,将审批事项由71项精简到47项,并按类别不同将审批时间压缩到40至100个工作日以内。2020年,我市新增工程建设项目立项1956个,上线审批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为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市住建局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即行政审批职能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集中、行政审批事项集中,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上线“智慧住建”服务平台,推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审批事项基本实现了“零见面、零跑腿、零纸张”。同时,实施政府购买施工图审查服务全覆盖,实现住建、人防、消防“多审合一”“多图联审”,并进一步简化申报要件,明确办理时限,施工图审查全流程平均用时11天,较优化前缩短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