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以来,由湖南东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东方·凤凰城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总建筑面积逾30万平方米,包含滨水宽景华宅、大型购物中心、主题特色街区、品牌酒店、滨水公园、休闲广场等,是一家集滨江休闲风光带、生态居住区、都市游憩商业街区于一体的全业态体验式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成和开放,将为邵阳县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助推邵阳县城市发展格局再上新台阶。
2019年,邵阳县城镇化率达44.27%,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16年底的13.45平方公里拓展到15.2平方公里,城市公共绿地增加38万平方米,全县城镇常住人口由2016年底的36.8万人增加到40万人。新增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8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54户,共投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3178.3万元。完成自然村公路建设项目202个,里程共220.58公里;完成贫困村道路建设项目84个,里程共521.478公里。
“十三五”期间,邵阳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坚持抓项目、夯基础,抓民生、强保障,抓产业、增后劲,抓管理、促提升,努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
五年来,邵阳县城乡规划建设持续推进,旧城棚户区改造打造了邵阳“棚改速度”,老城提质取得新进展,完成了开元大道、振羽大道二期、凤凰路“白改黑”、环虎路、塘渡口镇第三完小道路综合改造等工程。下花桥蓝印花布特色小镇、五峰铺重点镇、塘田市历史文化名镇、河伯生态康养基地、金江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325公里,基本实现硬化路面“村村通”。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同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脏乱差”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十三五”期间,邵阳县委、县政府在城镇建设中形成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共识,在县城推行“东拓西提、三区一线”总体发展战略。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道路框架拉开,振羽大道、白虎街、邵新街、河西街、邵塘大道等先后建成景观大道,主要街道实施美化亮化和彩灯装饰;莲湖公园、青松公园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高,亭榭、绿树、碧水相映成趣;芙蓉学府、上邦佳苑、水映江南、中环国际、夷江豪庭等一座座小区拔地而起,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过去的五年,邵阳县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让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未来,邵阳县将充分发挥邵塘产业走廊发展基础作用和邵阳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作用,积极紧密对接、全面服务、主动融入邵阳市东部城市群,坚持新城拓展、老城提质并举,聚焦加快融城、聚力向北的主要发展方向,推动县城重心逐步北移,主动对接邵阳市区的“南延”步伐,加快邵阳县与邵阳市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构建由“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基层村”组成的五级城乡体系,形成以大带小、以城促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乡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