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召开民主生活会,审议了《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就落实为基层减负的各项规定作出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的坚定决心,在全党全社会树立起革除形式主义、改进工作作风的鲜明导向。
毋庸置疑,经过持续两年的专项整治,形式主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回望过去的一年,从大疫之下逆行出征的挺拔身影,到洪峰中屹立不倒的鲜红党旗,再到决战脱贫攻坚的无私奉献,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担当姿态、务求实效的实干精神、只争朝夕的奋斗激情,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从细处看,机关开会、发文数量持续压减,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大幅度减少,让数据“多跑腿”的“互联网+督查”越来越多,调查研究、执法检查注重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让群众眼见心服。
然而,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正确认识和厘清有关“要”与“不要”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
要形式,不要形式主义。形式是内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它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古代田忌赛马,就是通过形式的优化组合,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相统一。如果过分地强调或夸大形式,偏离或脱离实际内容,仅仅在形式上做文章,就会使形式成为“形式主义”。在形式的选择上,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目的、内容、效果而定,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净搞虚头巴脑却不干正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的形式主义,一切则等于零。
要简约,不要繁文缛节。要崇尚简单工作、阳光做人、平实生活,凡事力求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摒弃繁琐的迎来送往,扫除空洞的文山会海,抓住事物最本质和最基本的联系,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考察,最终目的是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如果一到基层就被前呼后拥,搞层层陪同,陪者无奈,被陪者也累,其时间、精力全被形式主义侵吞和占有,还能达到调研的目的吗?
要口碑,不要金杯银杯。这话常讲,道理都懂,要紧的是须从心里认同。要真正懂得服务群众是从政者永恒的价值追求,百姓的口碑才是衡量党员干部行动的根本依据。特别是作为基层干部,处在联系群众第一线、矛盾调处最前沿,杜绝形式主义尤为重要。只有心无旁骛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不走形式主义,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作者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