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3日

创新“四个机制” 打造宜居乡村

邵阳日报记者 肖 燕 通讯员 吕陆峰

上月底,隆回县三阁司镇人民政府对全镇违反《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的19个案例进行了通报批评。这是我市创新“四个机制”,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8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如今,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8%,已有9个县市区实行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清运的社会化服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0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88%,达到绿色村庄标准的行政村(社区)比例为75.8%。

隆冬时节,漫步在我市广袤的农村大地,山清水秀,路畅村洁,人和业兴,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创新治理机制 实现有法可依

村庄清洁,立法先行。2018年起,我市着手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立法工作,成立专班起草《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2020年,经市、省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自当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是全省首部规范乡村清洁工作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清洁工作迈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目前,全市已形成宣传贯彻落实《邵阳市乡村清洁条例》的浓厚氛围,村民委员会通过村规民约制定乡村清洁管理制度、落实乡村清洁责任制的行政村比例达到100%。

创新分类机制 遏制资源浪费

积极探索,变废为宝。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一村一站一员”工作机制,即在全市每一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站,打造一支集清扫保洁与再生资源回收为一体的保洁员队伍。

市级成立了邵阳市惠民供销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一村一站一员”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建设管理。同时,在县级建立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市场,乡镇建立再生资源分拣转运中心,构建市、县、乡、村、户五级联动,“固定+流动+线上”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绿色回收体系。

至上月底,全市已建成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站1785个、乡镇回收中心112个、县级分拣中心8个,基本形成全市统一回收网络体系。

创新保障机制 破解资金缺口

多点发力,保障不愁。市、县区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引导、项目整合、金融支持、社会帮扶、群众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市、县两级均将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实现逐年增长。

2018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76.26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时通过PPP等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9年6月,总投资1.67亿元的邵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PPP项目正式签约。2020年,总投资额分别为6.54亿元、4.34亿元的新邵县、邵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先后开工。邵东、城步两地2020年累计争取债券资金投资额度超2亿元。

创新考核机制 确保“常态长效”

严密考核,有标可循。我市出台了《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考核办法》,实行“一季度二检查一通报一讲评”,建立智能执法记录仪综合指挥控制管理平台,采用县市区交叉检查的方式,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重点督查。

2018年以来,我市共开展21次专项督查考核,分管市领导先后组织召开集中讲评会12次。对季度排名及年度排名前、后三名的县市区,分别进行相应奖、罚。市人大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纳入2020年重点专项工作评议。我市还开通了“邵阳村庄清洁行动”微信公众号,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环境卫生·随手拍”监督举报平台,在全市招募3568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义务监督员,鼓励群众监督和参与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 2021-01-13 邵阳日报记者 肖 燕 通讯员 吕陆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585.html 1 创新“四个机制” 打造宜居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