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2日

绘廉洁底色 谱育人新篇

——邵阳市第六中学积极创建“廉洁校园”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唐熹微

巍巍佘湖山,赋予了她风清气正的风骨;悠悠邵水河,哺育了她刚正廉洁的灵魂。在创建“廉洁校园”的过程中,邵阳市第六中学发扬尚德守正的廉洁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营造以廉为荣、风清气正、向上向善的校园氛围,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绘就了廉洁底色,谱写了育人新篇。

●思想引领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摧。邵阳市第六中学党委从抓实意识形态教育入手,坚持思想引领,不断增强学校党员和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的意识,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师生对于廉洁文化的价值认同。

“育人先育己,施教者先受教”,学校通过开展“丹心育桃李,大爱铸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党员上廉洁主题党课传承六中精神等活动,让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使教师上课有底气,讲课有正气,做事传风气,形成学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教育系统抓党建促扶贫攻坚先进单位、市文明标兵校园、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市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20年还被评为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文化铸魂

邵阳市第六中学肇始于1912年创办的循程学塾。抗战时期,循程曾经历经磨难九迁校址坚持办学,并以鲜明的进步色彩被视为国民党统治下“共产党办的学校”。百余年来,学校培养了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少将石新安、徐鹏飞,著名新闻工作者严怪愚等一大批优秀校友。学校一以贯之的革命传统和百年办学史,熔铸了以校训“公勤实勇”为文化内涵,爱岗敬业、踏实勤勉、锐意进取的六中精神。

立足于百年红色校史,学校从文化涵养入手,通过组织师生参观校史馆、观看红色故事视频《严怪愚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故事》、组织党员观看电影《半条棉被》和编订红色校史校本教材等活动,不断筑牢廉洁文化之根。

此外,学校还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之中。教师们充分挖掘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内容中廉洁教育的资源,并抓住要点,进行有效、有序、动态的整合,让廉洁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至“植根”到学生们的心田。

●管理夯基

学校以凝聚人心为宗旨,从日常管理入手,形成廉政文化力量,构筑爱廉倡廉的坚强堡垒。

领导有廉洁正气,职工才有士气,学校才有朝气。校领导班子率领全体行政人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们心悦诚服、团结一心。去年上半年学校复学时,学校行政分两批每天清早在校门口轮流值守,全体班主任陪同学生分批就餐,党员及教师志愿者坚持送餐到班,全体教职工无私付出,毫无怨言,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凝聚起了强大的合力。

该校坚持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建立了阳光平台服务站,一切大小事项都在阳光下运行,把校内一切权力都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学校每周定期召开行政会议、党委会议,重大决策都由职代会集体决议,工会成立有普通教师参与的监督小组,工会监督小组对食堂全程监督并定期查账,学校凡是大宗物品的采购都邀请工会监督小组全程参与,学校一万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经由党委开会商议,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此外,学校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学校纪检监察队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了上下联动机制,将对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与对廉洁行为的督察结合起来,将“廉”的要求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反复抓学生廉洁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全校上下一致意识到廉洁品质养成的重要性,选树优秀典型、廉之表率,严厉惩戒不廉洁行为。

清风扬正气,廉洁沁人心。市六中全体师生合力推进廉洁创建、争当廉洁楷模,倡导以廉为鲜明特色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浓郁的爱廉践廉氛围,绘就了廉洁奉公、昂然奋进的生命底色。

--> 2021-01-12 邵阳日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唐熹微 ——邵阳市第六中学积极创建“廉洁校园”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537.html 1 绘廉洁底色 谱育人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