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虽小,但它是我的人生舞台,我的生命之光在此燃烧。点亮学生的心灵,点亮学生的未来,点亮学生的人生,是我无怨无悔的追求。”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蒋文娟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今年38岁的蒋文娟,现是新邵县新田铺镇长冲铺完全小学教师,2003年9月投身教育事业以来,一直担任语文兼班主任工作。蒋文娟始终注重对学生实施赏识激励教学,努力寻找每一位学生可赏识可激励之处,在平凡、平庸之中捕捉闪光点,把常态因素转化成积极因素,使学生增强自信,确保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愉悦、自信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
农村孩子大多羞怯腼腆,不敢登台。蒋文娟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心来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增强学生“我能行,我最美”的信心。她通过编排手语操、兔子舞等形式活跃气氛,并将学生们做操、跳舞的美丽瞬间发到家长群向家长反馈,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和勇气。
二孩政策实施后,由于“二宝”出生,不少“大宝”的心里落差较大,引发失落、厌学、攻击性强等系列问题。蒋文娟班上一个叫小林(化名)的学生上一年级时文静懂事,学习出众;上二年级就慢慢地变了,抢同学文具、扯女孩子头发……每天都有同学告状。为处理他的事情,蒋文娟每天不但花去很多时间,而且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弄得焦头烂额。在一次家访中,蒋文娟了解到他家添了一个弟弟,父母因为照顾“二宝”冷落了他,他的消极情绪没有及时疏解,就用犯错的方式引起大人注意。一犯事遭训斥就更加难受,时常赶这个、打那个,导致恶性循环。
为此,蒋文娟认真翻看了相关心理教育课例,寻找家长沟通,在仔细观察中思索怎么进行引导转化。有一次课间休息,有两个学生为捡球发生冲突,小林赶过去劝架,手臂上反被抓了一道长长的血印。小林正准备发怒,蒋文娟走上去一把把他搂在怀中,摸着他的手心痛地说:“孩子,可疼了吧?来,老师帮你消毒、包扎一下。”或许感受到老师慈母般真诚的爱,小林瞬间变得温顺起来,跟着老师上楼处置伤口。等回到教室,蒋文娟对小林提出了特别表扬:“今天小林同学表现很好,勇敢大度,这才是老师心目中的男子汉!”之前给他擦酒精都没哭的孩子,顿时热泪盈眶。在热烈的掌声中,小林的心灵“枷锁”解开了!第二天的野炊途中,小林抢着拿锅,帮女同学背米。蒋文娟抓住时机又对他进行了表扬。之后的日子里,小林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小林的转变,让蒋文娟感触很深:只要用心付出,用爱陪伴,一定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指引学生奋发向上,不断前行。
蒋文娟坚信,她所给学生的每一份叮咛,每一份鼓励,都将使他们向着正确的人生路上前进。近年来,蒋文娟已有14篇教学论文获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2012年获评全县十佳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4年、2017年、2020年分别荣获“全县优秀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