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8日下午,隆回县周旺镇中心学校李缔红放下手头的财务工作,急忙赶往1.5公里外的周旺中学给学生上地理课。这位中年女教师,一边管理着中心学校的财务,一边教书育人,尽管每天步履匆匆,但总是神采奕奕。
李缔红今年46岁,1992年中师毕业后走上了她最向往的教育事业。先后在多所乡村学校从事中小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07年通过自学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后,又担任了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财务是里手,教学更有方。”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冬日里,冷暖气团的相遇总带着泪水,你们迎着风,冒着雨穿梭来往,而我在校园里遇见你们,则是我莫大的欢喜!”上课伊始,李缔红一段蕴含地理知识的深情告白,顿时迎来了学生的喝彩。
亲其师,信其道。在农村中学里的地理课程通常被称为“副课”,加上地理知识比较抽象,需要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很多时候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但李缔红注重把地理知识融入生活实际,教生活中的地理,地理中的生活。课堂上,积极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自然与人文地理涉及的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同时,还将地理课程与其他学科、地理与社会发展关系,地理与国家发展政策导向等社会学知识的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将课本知识,生活实际,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地理课的内容得以更加丰富,加上幽默风趣、逻辑严密的上课风格,她的课非常受学生欢迎。
备课本是教师工作的记录,更是教师书写青春的诗笺。翻开李缔红的备课本,页面整洁、清楚、美观,字迹隽秀。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的教师用书上每页上也同样密密麻麻地写有二次备课的文字,用红笔圈圈点点。
询问李缔红为何如此认真对待备课,她说:“想做一个善教者,只有通过多次备课,进行了针对性地增、删、改、批,才能把教材烂熟于心,上课时才会有时间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揣摩学生的形(神)态和心理上,进而从他们的态度表现上去判其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有效调整教学方式,增添情趣,启发思考,引向深入,直到每个学生都绽开笑脸。”
“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李缔红为了帮助学生对一些地理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进大自然,这样可以去帮助学生们建立直感的问题场景。教学生学会从地理的视角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学会用地理的眼睛去观察,用地理的脑袋去分析,用地理的嘴巴去表达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并拓展地理知识。
苦心耕耘育桃李,一片冰心在玉壶。当笔者看到李缔红珍藏的一摞荣誉证书时,就明白了李缔红用行动诠释一个乡村女教师的责任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