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袁学龙 刘京喜) 上月26日,绥宁县黄土矿镇党委政府同时召开恢复资源书院弘扬“为国储才”理念座谈会和传承贺炳炎将军“硬骨头精神”座谈会,充分发掘当地人文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清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袁宝彝以“为国储才”为宗旨,在黄土矿镇兴建了资源书院。在该书院的哺育下,该镇人才辈出,涌现出了刘光演、刘之光、袁公信等一批早期中共地下党员,并为绥宁农、工、商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红军长征时期,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途经黄土矿镇,激战鸡公坡,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其中,贺炳炎将军不打麻药锯臂疗伤的传奇故事不仅家喻户晓,其“硬骨头精神”更是感染了该镇一代又一代人。
座谈会上,受邀与会的绥宁县文化名人及该镇乡贤围绕资源书院的恢复和贺炳炎将军“硬骨头精神”的传承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收集好资源书院的有关资料史实,筹资恢复书院大门、惜字塔等标志性建筑,并修建陈列馆、功德墙,启动学校旧址建设;要深入挖掘“硬骨头精神”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把贺炳炎将军的故事讲好、讲透,更进一步做好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带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化表面上看起来是虚的,一旦发扬光大,就可能产生移山倒海的力量。我们就是要通过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奋力谱写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新篇章!”黄土矿镇党委书记匡继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