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5日

●史海钩沉

松坡街与蔡锷公馆

欧阳宗岩

鸦片战争后,腐败的清政府不顾百姓死活加征税费,沉重的负担使老百姓纷纷远走他乡寻找生路,一大批宝庆和江西籍的手工业者、小商人举家来到了雪峰山东麓的山门古镇。他们置地建店,设酒坊、磨豆腐、打铁器、造土纸、办染铺、贩盐巴,乃至开起客栈,黄泥江两岸慢慢兴隆起几条规模不小的商业街道。

河东的老街主营竹木及其产品加工,新街主营日杂、农副产品,转龙街和迴龙街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河西的边街以铁质制品销售为主业,而美女街则主营布匹、服饰。这些商户既盘活了当地经济,兴盛了武冈州著名的“黄板桥”集市,还催生了各商人组织。这些组织以“邵帮”“湘帮”“江西帮”三大帮为首,各自仿照“山门帮”在迴龙街和新街交汇处的武安宫修建会馆,以便于本帮商户集会、议事。邵帮在新街修起洞天宫,湘帮在迴龙街建了龙城宫,江西帮则在边街立起万寿宫。

“洪杨之变”时,即1860年左右,宝庆郊外的蔡府颜氏小儿子蔡正阶因官兵买菜不付钱而持扁担揍打兵痞。为躲避官兵追捕,经亲友指点,颜氏即率子蔡正陵、蔡正阶沿湘黔古道辗转来到山门大坝上。多年后,蔡正陵(蔡锷父亲)娶王氏为妻。后由熟人推介,蔡正陵前往黄板桥,拜见了邵帮会首唐安余,蔡的一家人便被允许在邵帮会馆洞天宫暂住维生。

洞天宫位于新街街后,无临街门面,蔡正陵夫妇惨淡经营裁缝、蒸酒和磨豆腐等生意。人丁增多,为生计虑,王氏托人找到山门帮会馆武安宫的更夫黄熬(俗称熬巴粒),请其帮忙租住位于闹市的武安宫内谋生。山门帮会首尹秋生听报,了解到蔡正陵为人老实等情况,即同意蔡家在武安宫偏房居住。

蔡锷病逝的噩耗传到山门后,民众悲痛万分,以各种形式悼念其为国英年早逝。邵帮会首申云浦提出将洞天宫内的邵帮学校更名为“松坡学校”,蔡锷学友潘合壬、吴子霞、尹穆如等则与山门帮商议,将武安宫修葺改成蔡锷纪念馆,题为“蔡锷公馆”。

1945年5月,日军欲经山门往桐山、过溆浦进攻芷江机场,洞天宫、蔡锷公馆等均被敌机投弹毁损。日寇溃败后,逃难商户陆续返家,但房屋大多被毁,仅邵帮就有13户无家可归。为解决他们的困难,帮会商议后决定由时任会首申岳维主持,13户以抓阄形式确定建房位置,在烧毁的洞天宫和松坡学校原址上修建新商铺。

1946年春节前,13家邵帮商户的新商铺全部建成。南端紧靠新街,北面连通大道,形成了一条新商业街市。会首申岳维提议称为“松坡街”,商户一致同意,并当即出资在北入口处立了一块高约1.5米的“松坡街”石碑。

遗憾的是1957年秋,因一商户家中失火,松坡街整街片瓦未全。上世纪50年代末,拆除了松坡街各店面残屋,先后修建了2栋山门供销社营业大楼;蔡锷公馆则被征用作为供销社糖厂。

欣慰的是,为发展经济,弘扬历史文化,经当地政府多方协调于1992年恢复了松坡街。同时,镇内几位退休老人发起成立蔡锷公馆管委会,并募资维修。加塑“修文演武双能手,护国倒袁一伟人”大门联,以褒奖蔡锷传奇灿烂的一生。1994年公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底成功地接待了“蔡锷逝世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和学者。《东方时空》2000年制作《记忆·蔡锷1915》,节目组专程到此采拍。2003年,公馆又进行了一次大修,并收集文物,设立了蔡锷生平事迹陈列室、文物展览室,且于2006年确立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锷嫡孙蔡协等亲属多次前往参观指导,2017年4月底又从北京前来公馆参加电视剧《少儿蔡锷》的开机仪式。

如今,占地1500多平方米的蔡锷公馆飞檐翘角、气势宏伟,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蔡锷纪念馆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欧阳宗岩,洞口县委组织部)

--> 2021-01-05 欧阳宗岩 ●史海钩沉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182.html 1 松坡街与蔡锷公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