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5日

开放融合 共谋发展

——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系列成果报道之二

邵阳日报记者 罗 俊 通讯员 林尹俊

“开放、融合、绿色、创新”,是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的关键词。东盟产业园、中非经贸产业园等一系列聚焦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邵品出邵”的对接会因此格外引人注目。

逸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特聘研究专员谭拥政,代表公司与邵阳签约后表示:“将通过在邵阳建设好中非经贸产业园,以中非跨境电商平台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主,团结天下邵商队伍,扩大中非双边经贸往来,共同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

一系列主题对接会,充分彰显了我市汇聚邵商力量、推动创新发展的决心,也是我市抢抓重大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湖南自贸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正如市委书记龚文密所言:“要紧紧凝聚邵商力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促进邵阳形成全面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据不完全统计,在东盟地区投资兴业的邵商约10万人,遍布东盟10国;企业近2000家,总投资额达14亿美元。东盟众多的邵商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外贸型经济的发展。

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坚持用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开放思维策划专题招商活动,积极与在东盟等地发展的邵商洽谈对接互动,达成了多元化、影响力广的合作。

在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东盟产业对接会上,安远欣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盟科技产业园二期项目、深圳市大唐伟业电子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签约,吸引了东盟各国、粤港澳大湾区从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智能箱包、服装服饰等特色产业的企业入驻。

“形成以外贸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将打通我市与东盟、其他地区的经贸通道,形成对外贸易的‘桥头堡’。”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说。

本次大会借助我省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契机,组织了湖南中非经贸产业园对接会。对接会得到省商务厅高度重视,省商务厅厅长、省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会长徐湘平率副厅长李心球、多名处室负责人及湖南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专家全程参加,针对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意见。

探索文旅商贸融合新路径

我市对文旅商贸融合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了招商引资热潮,各县市区为引进更优质的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吸引客商投资兴业。在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上,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文化旅游、商务贸易对接和推介,一批文旅项目在会上签约。

本届邵商大会引进了投资42亿元的武冈影视文化生态园、投资30亿元的衍强正中飞行教育基地、投资10亿元的都梁水岛文化小镇项目。举办了多场文旅商贸活动。天鹅到家与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分别签订合作协议;北塔区专门举行商贸文旅产业对接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武冈市举行刘少军院士工作室授牌暨湖南师范大学鱼类健康养殖科研基地、雪峰山鱼种繁殖谷揭牌仪式;新邵县举行了夜间经济启动仪式和湖南省首届“湘妹子”旗袍文化旅游活动周暨第二届“康寿新邵”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新签约的项目亮点纷呈、独具特色,将打造我市全新的文旅商贸品牌,推动形成文旅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对拉动文旅消费起到积极的作用。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我市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农民可持续增收贯穿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不断筑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根基。

我市以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为契机,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对接会上,签约农业项目18个,包括投资20亿元的隆回安全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园、投资26.8亿元的绥宁黑山羊小镇、投资15亿元的洞口年出栏30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投资20亿元的北塔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项目。特别是举办了农业产业专场对接会,现场签约农业项目4个,签约金额14.3亿元,有效推荐了“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用品牌,达成了一批贸易采购合同。

目前,我市已拥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156个、省市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132个。特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快速崛起,农产品加工集群逐步形成,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623家。农业品牌效应更加彰显,全市认定农业品牌1822种,总价值158亿元。广大邵商来邵投资开发农业项目,将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 2021-01-05 邵阳日报记者 罗 俊 通讯员 林尹俊 ——第五届全球邵商大会系列成果报道之二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4163.html 1 开放融合 共谋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