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习无用,有的人甚至说:“读书有什么用啊!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挣钱呢!”这个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气质。说到气质,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一个人——董卿。说起董卿我们就会想到春晚,想到《朗读者》,想到《中国诗词大会》,她的主持轻松自然,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优雅尽显,好多人很喜欢她的文化气质。在董卿的气质里,藏着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很多时候,气质的升华其实都是来自知识的积累和沉淀。董卿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正是因为读书,董卿本就清纯脱俗的气质,更添了几分稳重和睿智。可见书籍还真就是最好的化妆品,让董卿越来越美丽!
读书能锤炼一个人的意志。作家史铁生21岁时双腿残疾,加上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便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苦闷,绝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地坛,那成为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那他获得了心灵的解脱,他用纸笔在报刊上闯开了一条人生之路,写下了《我与地坛》,引发了他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让一个一下子跌入生命谷底的“狂妄”青年重新振作起来,重新看到生命的曙光与希望?我认为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望。如果上天不小心跟你开了个闹心的玩笑,关上了一扇门,别泄气!不妨静下心来读读书,书会向你敞开另一扇窗,阳光一定会破窗而入。
学习是永恒的话题,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人们崇尚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 。
读书虽然不一定能带给我们丰富的财富,但它一定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跃上新平台的机会。在这过程中,也许会遇到重重困难,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所以我们不能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而是要在该读书的年龄倍加珍惜和努力!
(指导老师:宋阳玲 肖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