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绥宁县红岩镇盐井学校里,有一名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在“立规传道”上别出心裁的“辅警老师”,此人就是该校的法制副校长陈绥友。
陈绥友是一名辅警,当过兵,立过功,更有一颗为社会为桑梓甘愿付青春的火热心。尤其是对家乡的教育事业,他可谓极其用心。
盐井学校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源大多来自周边村落,留守儿童居多,调皮捣蛋那是司空见惯。不过,陈绥友来校后,学生违规违纪现象立马得到遏制。如今,校园内打架斗殴的现象近乎绝迹,当地村民支持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的声誉也越来越好。
陈绥友不仅定期为学生开展法制专题讲座,而且还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给学生上法制课。他上课可不是信口开河,有教案,有板书,与学生相谈甚欢。不少学生表示,陈老师的课一点也不枯燥,全是用得上的“法宝”。
更多时候,陈绥友是学校政教处的工作人员,抓学生仪容仪表、抓内务整理,样样都得干。
陈绥友在镇上开了一间理发店,但每周二的下午,他都会到学校当剃头匠,给需要剪头发的学生服务,收费低廉。所以在盐井学校,看不到一个留长发的男生。
平时,陈绥友经常主动到校门口站岗,检查学生背不背书包,有没有带手机,但凡发现,就会收缴后统一保管。他有一个专门探测手机的仪器,学生进校门时,他就拿着仪器扫一扫,只要有手机,便会发出嘀嘀的报警声,难有漏网。要是发现谁仪表不整,他当场就会叫住,先是一番说教,再提具体整改要求。
如果哪段时间陈绥友因公事来学校的次数少了,学生们还会想他,主动跑去他那儿,自然免不了献上“情报”:谁谁谁带手机了,谁谁谁带了违规物品。要是哪个学生觉得陈绥友疏远了自己,还会找机会问他:“我觉得你最近好像不理我了呢?”陈绥友便说:“都说你那么多回了,可你还是不听我的劝,我再说你,又有什么意义?”如此一来,学生便会从中省悟,知错就改。年复一年,改正后进步飞快的学生还真不少,还有学生考上了重点高中。
军人出身的陈绥友还有个习惯:晨跑。每天早晨6时前,他就已完成了10公里晨跑,风雨无阻。然后就是等待学生起床,吹口哨,放广播。学生闻声而动,到操场出操。谁迟到,谁偷懒,陈绥友该批评就批评,且话语严厉。雨天不出操,他就督查内务整理,“现在的孩子,在家被娇着宠着,叠被子、整理物品还真不咋会。”有些学生内务整理太差,陈绥友看不下去,就会主动动手示范。嘿!效果真就出来了。学生整理得虽不是很规范,但与之前比起来,就是两个样。
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以身作则、行胜于言,这就是“辅警老师”陈绥友立规传道的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