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

诚意十足迎客来

——邵阳市”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综述之一

邵阳日报记者 宁如娟

今年1月至11月,全市累计签约项目165个,总投资544.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4个,总投资522.36亿元;“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1个,总投资93.4亿元。

近年来,我市着力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发挥“洼地效应”,逐步拓展引资渠道,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重点项目推介会上,邵阳经开区三一(邵阳)智能生态汽车工业城、东盟产业园等29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208.68亿元;邵阳智能终端产业园和新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中电彩虹邵阳特种玻璃第二条G7.5盖板玻璃生产线成功点火……如今,邵阳创业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正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福地”、发展的“高地”。

凝聚共识“全”招商

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大员上阵,全员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带队招商,推动了一大批项目的签约。

市委书记龚文密多次赴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对接一批“500强”企业和行业知名企业,向广大客商推介我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资源,发布重大产业项目,向客商发出来邵投资的邀约。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多次到香港、上海、杭州等地向邵商推介我市产业集聚优势、政策环境利好。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在全市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

各县市区主要领导集中精力,坚持每月外出招商一次,上门考察邵商企业、拜访商会会长,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通过率先垂范、带头招商、主动招商,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我市对各县市区和省级园区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每月通报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外出招商天数、拜访企业个数和签约项目个数。

我市推进招商小分队机制常态化,专门安排精干人员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地招商,并充分利用邵商资源,在46个商会建立邵商联络处,向他们推介优势产业项目,为广大邵商回乡投资提供面对面的优质服务,推动精准招商工作全面铺开。

聚焦重点“巧”招商

为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我市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招商实践,不断开阔招商思路,创新招商理念方式,既注重数量的扩张,又保证质量的提升,在招商引资的大潮中奋勇争先,力求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华丽蝶变。

我市牢牢把握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这一发展机遇,吹响“一谷三园十基地一区一走廊”建设号角,打造中国(邵阳)“特种玻璃谷”,智能家电、智能五金等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实现产业集聚式和链条式发展。积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地区经贸合作,探索“区中园”模式,筹划建设邵阳浙商产业园、邵东广东工业园、武冈浙商产业园、新邵浙江产业园,引导沿海地区企业抱团成链入园发展,全面推动产业、资本、企业、人才落户园区。

围绕装备制造、显示功能材料、智能家居、循环经济、中医药、时尚用品、互联网等7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我市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对接行动,引进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建链、强链、补链、延链。针对每个产业链,确定2至3家龙头企业为“链主”,由“链主“梳理出链上的企业名录,带领各个产业链小分队开展招商对接。

我市突出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突出异地湘商邵商、在邵投资客商等重点对象,突出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招产业链配套企业、外资外贸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先后组织“邵阳红”名优农产品推介暨邵商市场回归对接会、邵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推介会、老挝湖南商会代表团来邵经贸交流座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以经贸活动助力招商引资。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尤其是东盟国家和地区,发挥境外邵商多、资源广的优势,引导三一专汽、湘窖酒业、亚洲富士电梯等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全力促进“邵企出邵”“邵品出邵”。

--> 2020-12-20 邵阳日报记者 宁如娟 ——邵阳市”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综述之一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517.html 1 诚意十足迎客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