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讯 (通讯员 杨坚 刘亚平 陈海军 李小安) 入冬以来,新宁这座古城气温持续走低。为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温暖过冬,从11月24日起,该县全面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新宁民政人身怀为民情怀,用辛勤与执着温暖着新宁的各个角落,让每一位受助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
“流浪乞讨人员是这个社会最脆弱、最边缘、最无助的群体。民政作为民生部门,是救助对象的希望。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该县民政局负责人罗武生介绍,自11月起,民政局已着手准备冬季救助工作,提前采购了棉衣、被褥、防寒服、棉鞋等御寒物资。特别是针对“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救助方案,细化了公安、城管等部门职责和协作程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救助管理工作格局,组建了由局党组班子成员带队的24小时流动救助巡逻队,全天候、不间断地对无着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进行巡逻救助,并动员鼓励环卫工人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对愿意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的,护送至救助站进行救助;对不愿意前往救助站的,发放棉衣、棉被、鞋袜、水和食物,做到早发现、早救助,避免发生因冻饿、疾病等因素出现意外情况。
“夜里比较冷,一些流浪乞讨人员会选择藏身于桥墩、涵洞里御寒过夜。”从事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已近十年的新宁县社会救助事务中心副主任刘志刚介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多分散在城乡接合地区,隐蔽性很强,像城区繁华地段、广场、桥梁涵洞、建筑工地等都是巡查的重点区域,只能是发现一个、劝导一个、救助一个,做到应救尽救。“除了流浪乞讨人员,我们还为一些临时遇困人员送去帮助,他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回不了家。”
12月10日,寒风料峭,“寒冬送温暖”巡逻队刚出发,就遇到一个拄着拐杖、背着一个黑布包的老人无助地在四处张望,有着丰富救助经验的工作人员唐林枫立即上前与他进行交流。
老人称,自己家在崀山,刚出院想回家,但没有钱坐车。征得老人同意后,工作人员将老人接回了救助站,并为他安排好了晚餐和居住的房间。这名老人就是刘喜(化名),是该县崀山镇的一名特困供养对象。第二天,经与乡镇对接,将他护送到家。
截至12月17日,该县社会救助事务中心联合公安部门对全县19名长期滞留人员进行人脸识别,为其中10名长期滞留人员甄别出身份并护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