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岗教师到国家正式教师,从怀化到新邵,变化的是身份和工作地区,不变的是许身党的教育事业的浓浓情怀。屈芳自2010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坚守在边远山区学校,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大学毕业后,屈芳考上了省特岗教师,并在怀化市一所偏远学校工作了三年,由于工作出色,她被评为省优秀特岗教师。2014年,屈芳通过新邵县招教考试,被分配到龙溪铺镇田心学校,由于家庭原因,2015年调入严塘镇汪家小学。汪家小学是一所“微型学校”,交通和生活十分不便。由于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她除了教小学外,还同时教幼儿园。2016年怀上第一胎后,屈芳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直到临产前一天。她仅利用寒假的一个月时间休了产假,寒假后,考虑到幼儿园没人教,她主动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
屈芳做学生思想工作有一手,对困境学生有无比的爱心。学生小刚(化名)父母都在外打工,奶奶管不住他。他十分调皮,经常惹是生非,两门主课“亮红灯”。屈芳特意从网上下载了反映农民工工作和生活场景的视频,用电脑放给小刚看,告诉他父母在外就是这样辛苦打拼的,如果再这样下去对得起父母吗?小刚看了深受触动,从此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成绩也慢慢赶上来了。学生小洁(化名),父母离异,她被判给母亲。后来母亲外出务工,就把她交给姨妈照看。可是姨妈对她并不好,让她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还经常让她吃剩菜剩饭。心灵深受伤害的小洁经常偷偷地哭泣,成绩直线下降。屈芳了解情况后,多次对小洁进行心理疏导,给她买食品和衣服,并与她母亲取得联系,告诉其女儿的处境。后来,小洁换了新的监护人,过上了开心的日子,成绩也赶上来了。
今年下学期,屈芳调到高桥小学工作,任教五年级语文,同时担任班主任。这里没有住宿条件,住在县城的屈芳不会开车,她每天早上不到6时就起床,赶上每天唯一一趟经过学校附近的中巴车去学校。尽管连走路和坐车要花一小时左右,但她经常是最早到校者之一。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以前教师变换频繁,学生成绩普遍较差,而且班级人数较多。屈芳采取“小老师”带动法,让成绩优表现好的学生当“小老师”,一个“承包”几个,包检查背书、作业,也包辅导学习。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优等生更加自信,后进生找到了门道,班级气氛也更加融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屈芳先后被评为新邵县优秀班主任、严塘镇优秀青年教师、镇教学常规工作先进个人;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先后三次年度考核为优秀;撰写的教学论文《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尝试》在《课程教育研究》杂志举办的“课程改革与创新教育”主题征文中获一等奖;所教班级的成绩曾获得高桥片区年级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