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寒潮来袭,绥宁县武阳镇万福桥村红家田油茶基地却一片生机:600亩油茶林叶青花白,2万羽散养土鸡四处追逐、觅食。基地主人黄宇和脱贫村民莫宗保把玉米撒在地上,万羽土鸡立即“大集结”,密密麻麻,扑腾抢食,阵阵鸡鸣顿时让整个油茶基地沸腾起来……
今年48岁的黄宇曾经营过酒店、超市,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3年,在当地镇、村干部和父老乡亲的召唤下,他携带全部积蓄返乡流转土地600多亩,带领家乡43户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油茶产业。为了学习油茶种植技术,黄宇省内省外四处取经,掌握了油茶栽植、抚育、施肥、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超市老板”到“油茶种植专家”的华丽转身。
2018年,基地油茶首次挂果,获利20万元,黄宇将其中9万元分给入股村民,其余利润全部用来进一步改善基地基础设施。今年,他借鉴他人经验,充分利用林地优势,散养土鸡2万羽,积极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壮大。
“经验证明,发展油茶产业的确是一项从根本上斩断‘穷根’的好措施。”黄宇说,“现在我们油茶基地的油茶长势良好,林下经济来势喜人。等油茶林进入丰产期以后,油茶、土鸡两项加起来,每年能有600多万元的收入。”
绥宁县教育局驻万福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天华是黄宇勇当脱贫致富“领头雁”的见证者。据他介绍,目前黄宇牵头的油茶基地共有20多名村民常年务工,其中脱贫村民9人。
“我在这油茶基地工作已经2年了,平均每年有2万多元的工资收入,另外还可以享受分红。”今年50岁的莫宗保家住万福桥村十组,因为妻子重病致贫,再加上两个女儿上学,家中一度负债累累。通过在油茶基地务工、分红及黄宇等人的资助,他还清了债务,全家人从此轻装奔向小康路,日子越过越红火。
油茶林里放养土鸡,油茶林可以给土鸡提供丰富的虫草,土鸡可以为油茶林提供大量的肥料,可谓“双赢”。黄宇介绍:“我们的土鸡能够吃到高蛋白的油茶虫,在我们的训练下,还懂得吸食油茶花蜜。经过网络宣传,2万羽土鸡已被订购一空。在土鸡鸡粪的滋润下,预计明年每棵油茶树能够出产25到50公斤青果。”
“黄宇高中毕业于绥宁二中,有知识,有情怀,有智慧,有眼光。为了提高土鸡的附加值,他利用绥宁制作腊菜的传统技术生产烟熏板鸡。鸡的品种他也一直在选择和淘汰,目前已选准了一种毛、皮、肉、骨、内脏都是黑色的‘五黑鸡’,而这种鸡下的又是绿壳蛋,商品价值相对更高。”曾多年担任农村基层联校校长的刘天华说。
“跟着黄宇干,我们都有信心成为百万富翁!”九组脱贫村民黄民生和一组脱贫村民黄亚作纷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