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重症医学“战场”的带头兵,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凌鹏带领团队日夜坚守,拼尽全力,为危重患者点燃生的希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11月26日,2020年湖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凌鹏荣获“湖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急流勇进 托举生命希望
1998年,凌鹏进入市中心医院工作。2008年,他从湘雅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厦门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学习及吸收了很多重症医学先进理念和技术。当时,我市重症医学刚起步,力量薄弱。在市中心医院的感召下,他毅然回到邵阳,牵头攻关重症医学。
回到市中心医院后,凌鹏曾经连续3个月吃住在科室,守护危重病人,手把手教年轻医护人员。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由7张床位发展为32张床位,培养了一大批急危重领域人才,拥有各型高、精、尖仪器和设备,成为全市最佳危重病救治平台。
凌鹏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懈探索,先后突破了10余个重症医学救治瓶颈,创造了多个生命奇迹。他牵头带动血流动力学与抗休克技术;运用各种氧疗手段与机械通气技术,成功解决很多重症患者循环与呼吸衰竭;成功救治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液体超负荷、内环境不稳定等问题。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向体外膜肺(ECMO)、重症超声、重症康复等技术高地不断拓展。
凭借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救治经验,他多次率先诊断出重症疑难杂症。如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肺泡大出血病症、重症钩体病、恙虫病、鹦鹉热肺炎、伊氏肺孢子菌合并奴卡菌肺炎等疑难病症。2015年至2017年,凌鹏及团队先后抢救“弥漫性肺泡大出血”6例,均获成功,救治经验在全省重症年会疑难病例研讨会上推广。
坚守初心 守护患者安危
2015年,一位发生交通事故失血过多的患者被送到重症病区,性命危在旦夕。凌鹏为了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对症治疗,每天睡在科室严密观察和指挥抢救,一守就是15个日夜;在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例治疗中,他通宵达旦守护,每隔一个小时监测一次救治效果,制定最精确的诊疗方案。
在对患者锲而不舍的守护中,凌鹏不断调整诊疗手段、观测诊疗效果、寻找突破方法,促进了大剂量输血技术、血液净化技术、血氧技术与机械通气技术等多项技术日趋成熟。凌鹏也凭借高尚的医德医风与高超的医术,获得患者和同事的一致认可。2013年,他获评“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
身先士卒 奋战抗疫一线
2017年春季,邵阳地区先后出现高热、不明原因肺部快速大片进展性炎症、进行性呼吸窘迫患者。患者有密切家禽接触史,诊断为“H7N9禽流感(重度)”。当时全国“H7N9禽流感”临床研究、实战经验不足,患者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邵阳各地确诊的9名危重患者全部住进了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凌鹏率领团队放弃春节休假,昼夜守在病房,奋战近5个月,成功抢救了8例患者。
这轮新冠肺炎疫情,他默默将重任担在肩上,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凌鹏冲锋在前、身先士卒,毫不犹豫请求支援感染科。在担任危重症病例救治组组长的同时,他还带领重症学科6名医生、10余名护士进驻隔离病区,参与确诊病例救治。
凌鹏每天深入一线隔离病房查房、指挥、掌握患者病情,落实专家组方案细节、及时处置各种突发情况,数次赶赴隔离病房成功将突发病情变化患者转危为安。
“重症医学专业风险高、强度大,患者病情瞬息万变,唯有努力工作、不懈怠、不放弃,才能不负重托。”凌鹏表示,将继续与同事们站在一起,完成一场场守护生命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