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新晋写书人的作品小集。作者平静长年深耕于党政机关,主要从事服务工作,也有七年农村工作经历。出身农家,服务农家,民本情怀根深蒂固。尽管从毛头小伙的“小李”,已锤炼成日益老成持重的“老李”,但其热心服务社会、舍我其谁的壮志依然可圈可点。
翻阅《文明小语》(湘潭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扑面而来的是简洁明快的笔调、清新活泼的阐述以及不时绽放的思想火花。全书以文明为主线,串联生活点点滴滴,点拨工作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功成名就,从心态到行为,从行为到结果,给出一些启迪,留下一些期许,展现更加文明、必将美好的社会图景。作者虑己及人、以己度人、善己达人、立功社会的拳拳之心可证可鉴。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文明创建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目标在前,结果重要;久久为功,过程美好。文明创建核心要义在于全民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高屋建瓴,以身作则,引领推动;加强全社会教育和训练,惩恶扬善,让向善、向上、文明、进步蔚成风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努力,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无论是政府、单位,还是群体、个人,“每天进步一点点”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文明创建也是同理,喊口号、刷标语、营造声势是不能创出持久的文明来的;需要长远规划、系统执行、抓小抓细、全程落实,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才能不断结出累累文明硕果。文明创建既要从娃娃抓起,也要抓成年人补课。通过各种方式、形式和内容,着力后天育人、后天立人,一以贯之,恒久不懈。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生命不息,思想不止。一个停止思考的生命是行尸走肉,一个停止思考的民族是衰落民族。人类现有各式文明,都是殚精竭虑、不断创新、努力奋斗取得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都想不到的事,就不可能做到。无论是科技创新、工作创新还是生活创新,基准的是文明有序的轨道和方向,而不是异想天开、荒诞不经。譬如本书中《让车辆饱和运行》《建设绿色创新高效智能城市(城镇)》《建设山清水秀集约美丽农村人居》等,是为生活更加便利、生活更加优质提出了一些创意设想,有的还申请了专利,不乏创新的元素。有创新的观点,有创新的理念,还有创新的行动,以期有创新的良好效果,可为施政者参考,值得嘉许和肯定。
综观《文明小语》一书,略有以上看法和感触。相信它能让广大读者多多少少有收获,能对文明创建或多或少有帮助。
让我们开卷吧,应当有益。
是为序。
(吴传胜,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平静,原名李振平,任职于邵阳市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