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

◆新书赏析

古城长沙的导航手册

——读陈惠芳《长沙诗歌地图》

张声仁

长沙是一座魅力四射的山水园林洲城,是一座扑朔迷离的历史文化迷宫。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大街小巷纵横交错。穿城而过的湘江水碧波荡漾,遍布街头的霓虹灯五光十色。

面对这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喧嚣的城市,如何快捷抵达精神家园,让躁动的心灵有个宁静憩息之所?又如何从这座变化莫测的迷宫里,轻轻松松地走出来?诗人陈惠芳,用他的《长沙诗歌地图》(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为我们导航。

这部耗费陈惠芳7年心血精心绘制的导航图册,是他对在其中生活了三十多年长沙城的回报。诗人用记者敏锐的眼光,审视着长沙的一颦一笑,用脚步丈量着一街一巷的长短宽窄,用心灵感受古城散发出来的一丝丝气息。

“从著名的岳麓山到无名的螃蟹岭,从棚户区到新楼盘,从河东到河西,从城北到城南,靠脚步丈量城市的丰盈与缺失。”诗人的初衷,是为长沙古城树碑立传:“用诗歌为一座城市立传,这种不可抑制的冲动,最终促使我从学宫街走了出来,走遍了这座城市,走到了第400个街巷。”(《长沙诗歌地图:后记》)

7年的艰难跋涉,走完长沙400条街巷,写诗400首,完成诗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陈惠芳终于大功告成。在空白的素笺上,他精选出200首,把从《学宫街》到《枯树一枝梅》这200枚图标,错落有致地铺排标注,钤印题签,编成一册付梓。这册精美的诗歌地图,解说着长沙吸人眼球的一个个亮丽的人文景点,使意蕴内敛的古城长沙,变得气韵生动、雍容华贵。

长沙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陈惠芳解说时,是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融入了自己炽热的情绪。

“我摸了摸朱熹与张栻/大师一动不动/已经很多年/我要抱,就要抱这样的大腿。”(《朱张渡》)这种对长沙古老文化的崇拜和迷恋,堪比当今铁粉对网红的追捧,狂热无比。正因为有这样一个情感标杆,所以对每一个景点的解说,都有诗人的热血在沸腾。从建城之初遗存的文物,到新建的亭榭楼阁,诗人的解说词,都有独到的视角,充满了引领人们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无论是在《马王堆》和《识字岭》对辛追和杨开慧两位女性的追思,还是在《蔡锷路》和《雷锋大道》对蔡锷和雷锋的解说,以及全书中对所有历史人物的述评,我们都可以看出诗人鲜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美好生活拥有执着的向往和追求,人生才会无悔。

外人不知所云的地名,诗人通过“考古”进行妙趣横生的述说。比如,在《赐闲湖》里,诗人这样表达:“赐闲湖无湖/魏延刺杀了韩玄,而后也被刺杀/三国的血,都干涸了/刺韩,赐闲,闲适的人都忘了血腥。”这分明是在进行文化普及,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刀光剑影的三国时代,让人联想起美髯公关云长大战长沙的神奇往事。这样的解读,让长沙的历史,又添花絮。站在古代名将曾经横刀立马的地方休闲,游客心中美好的享受,自不待言。

而对大名鼎鼎耳熟能详的人文景点,诗人并不是如百度一样背书,而是要玩出新花样。这种例子,俯拾皆是。比如在《岳麓书院》里,诗人是这样写的:“仿佛,十年前的江堤/还攀搭在我的肩头/夜色与诗歌,从脚底蔓延/仿佛,十年前的道别/还温热着我的手心/清瘦的脸孔,飞落成枫叶。”这哪里是在推介岳麓书院呢?分明是在旁若无人地吟咏抒情。江堤是谁?好奇的游人,肯定会打断诗人的吟诵,进行追问。那么,一段诗坛佳话,就会被诗人娓娓道来。那个曾经在岳麓书院著书立说,与诗人并肩战斗,扛着湖南新乡土诗派大旗呐喊、已经远去了的诗人江堤,会在诗人的记忆中,款款走出来。

《长沙诗歌地图》,有它导航,在古城长沙漫游,人的心灵,会受到厚重文化气息的陶冶和洗礼。

(张声仁,任职于洞口县委党校)

--> 2020-12-16 张声仁 ——读陈惠芳《长沙诗歌地图》 ◆新书赏析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360.html 1 古城长沙的导航手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