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以东山侗族乡列为国家民族乡村振兴试点为契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2月11日,绥宁县东山侗族乡东山村举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全村109名党员和70名村民代表相聚在一座红提园里,听乡党委书记唐淼华宣讲。
“我们东山村从原来的落后村、涣散村,到今年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变化真大啊!”党员龙章平站起来说。
近年来,东山村积极探索文明创建路径,尊重村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增强村民意识,改善村居环境,深化移风易俗;同时大力发展红提、红心猕猴桃、油茶种植和肉牛、黑山羊、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村民今年人平纯收入预计可突破1.5万元,159户761名贫困人口早在2018年就已全部脱贫。该村于2014年被国务院评为“中国民俗传统村落”;2018年入选“湖南省文明示范村”,同年被评为“邵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我们东山村发生这么可喜的变化,主要靠什么?”唐淼华向广大党员抛出一个问题。
“靠党的好政策!”
“靠找对了产业发展路子!”
……
“大家的回答都对,但我认为,还跟村‘两委’班子积极作为密不可分!”唐淼华说,“十九大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人’尤其是村领导班子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现在正是村‘两委’换届之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是首要任务。”
“唐书记说得有道理。那么,我们村该如何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村主任龙开坤问。
“我们要把能致富能带富的能人选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注重培养、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唐淼华回答。
村民代表、返乡创业的90后红提种植大户龙运亚问:“现阶段,我们怎样做大做强东山红提产业,实现产业兴旺呢?”
唐淼华说,目前,东山红提产业通过“建基地、强服务、扩规模”,成为了全乡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现全乡共有红提专业合作社27家,红提种植面积3200亩,产量达400多万公斤,年产值1.2亿元,真正实现了“一乡一品”。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培育壮大东山红提特色产业,以农资生产、休闲采摘、乡村旅游、冷链物流等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以建‘红提产销示范园’‘特色小镇’为抓手,通过举办‘红提节’‘电商节’等活动,创建‘绿色食品认证’‘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运用农超对接、电商销售、消费扶贫等方式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把东山红提产业打造成绥宁的生态致富名片。”唐淼华说,“2021年,全乡红提种植面积将达1万亩;力争在2025年,达到2万亩以上,打造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红提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东山花猪、黑山羊、东山茶油、东山花猪等特色种养业,早日实现产业兴旺。东山村作为全乡的核心村和特色产业发展龙头村,一定要带好头、引好路!”
“我们一定牢记乡党委的嘱托,当好全乡产业兴旺的领头雁。”东山村党总支书记杨昌培表态。
“听了唐书记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我感觉自己的心更亮了,血更热了,劲更足了。”东山村产业脱贫示范户杨光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