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神奇绿洲百花竞芳,曲水流觞文墨飘香。
近年来,绥宁县作协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特色浓郁的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营造独具特色的创作氛围,青年作者迅速成长,作品数量多、质量高,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民族作家创作群体,在《十月》《诗刊》《民族文学》《芙蓉》《星星》《绿风》等纯文学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数百件,出版了《青山无语》《草把龙》《老标语》《守望乡土》《双手握着思念》等30多部文学专著;散文作品《晨光弥漫的村庄》首次被写入国家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的《散文卷》;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绥宁黄桑创作基地成为该刊在邵阳市的首个创作基地。
绥宁儿童文学作家群正以其鲜明的特色和无穷的创造力,成为在湖南乃至中国儿童文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群体之一。目前,全县有20余人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芭蕉寨少年》《不知名的鸟》《黑喜鹊 白喜鹊》《有鸟的秋天》《红五星》《好像父亲在风中说话》《歌乡传奇》等儿童文学图书20余部,其中4人次荣获“张天翼儿童文学奖”,1人荣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儿童文学大奖。
绥宁本土作家有8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1位加入湖南省作家协会,有市、县作协会员100多名。
一滴水珠会不会飞起来
龙章辉
密匝匝一场雨,天地间被洗得发亮,满眼都是清彻透明的世界。成群结队的阳光扛着风的扫帚在原野上奔跑,仿佛在进行雨后大扫除。篱笆上,一溜东倒西歪的南瓜叶也从震悸中振作起来,开始舒筋展体,摊开绿绿的叶子。
一滴水珠牵住了我的目光——一滴圆溜溜、亮晶晶的小水珠,静静地躺在一片宽阔的瓜叶上,浑身闪着柔和的色泽。显然,这是暴雨撤退时掉了队的小雨点,片刻前,还和无数同伴一起,对身边的这片瓜叶进行疯狂践踏。此刻,精疲力竭的它全没了适才的狂暴,也没有身处险境的恐慌,只是温顺地躺在对手怀里,惬意地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和植物醉人的芳香。
阳光蜂拥而来,试图从各个角度,进入水珠内部,寻找暴雨的住址和去向。
阳光的努力似乎没有达到目的,它又被水珠从不同的方向折射回来了。无隙可乘的水珠以柔克刚,抵住了尖刀般的阳光,掩藏起那条通往暴雨之家的秘密途径。
令人诧异的是,面对这滴掉队的小水珠,饱经蹂躏的瓜叶却仿佛被溶化了,竟然像一位母亲原谅自己的孩子一样,原谅了这滴水珠和它的同伴,显出了分外的柔情。我看见它紧绷的脉络渐渐松弛,叶面也更为平展,阳光映照下,如同一张和蔼的笑脸,释放着温馨和美好。这人世间也极难消解的仇怨,在自然界却被消解得如此迅捷,宛如握手和一笑。其中,定然蕴藏着不为人知的密码。这密码,就掩映在水珠柔柔的光泽里,闪现在瓜叶明朗的脉络间。只不过我们被俗世所扰,对大自然长期忽略、视而不见罢了。
有风吹来了。风是从左边吹来的。风将瓜叶柔柔地翻卷,瓜叶止不住整个儿斜向另一边,瓜叶上的水珠便再也不能安稳了,尽管它使劲粘着叶面,却抑不住身子慢慢地由圆变扁变细变长,朝瓜叶的边缘滑过去。眼看就要滑出去了,风却停了。风又从右边吹来了,瓜叶和水珠于是又朝另一个方向倾斜和滑动。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不停地吹拂着。瓜叶上的水珠活脱像摇篮里的孩子,被左右推搡着晃来晃去。我想,如果风大些、再大些,这滴水珠会不会借着风势扑地飞了起来呢?它原本就是雨的孩子、天空的精灵,风是它最可靠的归途。
我在紧挨着的另一片瓜叶上,又发现了一滴小水珠。
我顺着瓜藤一路看下去,不断地有水珠映入眼帘……不仅在瓜叶上,门前的柚子树叶上、路旁的草叶上,到处都躺伏着明晃晃的小水珠,像一群群透明的蝴蝶,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接二连三地振翼而起,凌空飞翔。
此刻,它们静静地栖息在大地上,对天空和飞翔的秘密守口如瓶。
(龙章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永远的家
陶永灿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
你的家有多大?
家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脚步”的大小,脚步宽,家就大,脚步小,家自然就小。
从乡里到县里,人家问你是哪里的,你说我是某某乡的,这个时候,乡就是你的家。当你到了外省,有人问你是哪里的,你说我是湖南的,这时候湖南就是你的家。你若是到了国外,毫无疑问,中国就是你的家了。宇宙飞船上天的时候,这里的“我们”包括了整个人类,相对“外星人”而言,地球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不要责怪那些只看见自家屋檐的人,他们整天在屋后的山里砍柴,在屋前的地里耕种,顶多去过乡里买过小猪,或到乡医院拣过感冒药。他们“目光短浅”很正常。
家又是什么呢?
从北京上海广州回来,进入湖南就像回了家。从长沙回来,进了邵阳就像回了家。从邵阳回来,到了红岩就等于到了家。家是一个让人感到亲近的地方,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家是一个随便可以说方言的地方。
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家,永远在原来那个地方等你。
(陶永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
行走在有痛感的问候里(组诗)
李斌
在情感高处
面对任性的夜色
无法把持
渐行渐远的灯火
站在绵密歌声里
清醒或者醉着
放任一堆暖意的词语
东倒西歪
素净的相拥
带来惊艳而饱满的心跳
记住湿润情愫
行走在有痛感的问候里
在情感高处
生长着
米黄色的诗句
习惯在稀稀落落的影像里
对话安静草丛
平整的时光
牵住路过的阳春白雪
继续最初的淡定
与记忆告别
迈着碎步的清晨
无意被无眠而早起的人
提到了视线以外
我只能保持
一种潜伏的姿势
在与心情有关的文字里
继续着寂寞的奔跑
当阳光慢慢抵达
一杯茶开始了
空空荡荡的旅行
在无数次的思念
与仰望中
我的眸光居然端坐在
有你的格局里
与所有的记忆告别
不再需要
爱与不爱的依据
行走在柚香的时间里
白鹭湾是块立体的镜子
寂静的河岸
绿油油的蔬菜进行着生动表演
高低起伏的呼吸声
扰乱了你一尘不染的听觉
微笑的月季花
让你忘记了来日大雪的纠结
行走在柚香的时间里
安然的发丝
随着远处的落叶飘逸
在你金黄色的思绪里
我寻觅着橘林善意的语言
却无意发现
走丢了脚下的路
菜农在扯着厚实的日子
醒目的手势
赶跑生硬而零星的
流水声
年轻和年老的木楼
心事重重地站着
端起红酒
竟然让我看到了
你春天的面容
错过最美的相遇
对不起红家田的茶花
我整整迟到了一个季节
错过了最美的相遇
风开始凌乱起来
我在冬季里
来收拾你冰丝的心情
顺着残缺的光线
幽深的花芯里
盛满了困惑的鸡鸣声
站在清淡而细密的时间边缘
看小路纷纷跑上山顶
搅动树荫里坠落的记忆
眸子深处
偶尔有尘埃经过
清清瘦瘦的乡村故事
总在喜欢过的场景中走动
远眺的姿势
在枝叶间忽隐忽现
端起迷离的酒杯
轻轻与笃定的兄弟触碰
朴素的庭院内
有种期待
从彼此的额际拂过
(李斌,中国诗歌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
当爱已成往事
李喻
当爱已成往事
是泪
把那些隐藏的疼
暴露无遗
心路很远
总走不到尽头
被包裹的隐私
灌满了岁月
跨过千年来寻你
多想拽回
原来的记忆
寻找你的日子
只能忽略
被无情囚禁的心意
无奈只身飘入
芸芸众生
属于我的秘密
随风雨远去
(李喻,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寻找一片枫叶
唐平月
老铺场,枫门岭脚下
一片枫叶突然触动了我
它躺在草地上
安静地享受独自的阳光
不管多么留恋树脉
可奈何四季更替,秋去冬来
人们说一叶知秋,孤独是人间清欢
它还在感叹
曾经,枝条青春活泼穿寨而过
马蹄扣动三寸地,背上是三更灯火成才之路
早年流淌在清晰小溪谷
随时慢慢地漂移
溪长谷深,是挽留的情怀
水绕山脚如一条玉带
我寻思,把韶华用刀刻画
可爱精灵还在游荡,因为她在远方
(唐平月,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
侗家印象
陶沔
垄上
老牛悠闲 甩着尾巴
婢娘们的哟嗬声
惹得寨子里老槐树扯着脖子
四下张望
柳枝条上的小鸟
唱着情歌
那窃窃的私语
羞得柿子红了脸
喜得水面的白鸭子
张开翅膀
啪愣地撒着欢儿
晚风里
麦芽儿将一本厚厚的心思
种在土里
那一弯弯畦地
不经意间
刻上了老农的额头
朴实而厚重
岁月藏进灰色的眼眸
燃烧着老烟枪
跳动生命的激情
一点一点
洒落在夕阳
(陶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
故乡
杨梅
我披着思念的外衣
在痛疼叠加的日复一日里
与你重逢于八月清冷的城池
我用浅陋的知识
倾诉着独在他乡,寂寞的哭泣
扑进你怀里
泪水分明又诠释着欢喜
闭上眼睛,想送给你最美的文字
多少往事撞击我的身体
忆起旧光阴,几多是别离
童年的欢笑终打捞不起
故事不堪提
却听见你在风中一遍遍叹息
(杨梅,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
一样的目光
李明聪
我苍老的眼神
常常噙满泪水
如一口古老的枯井
幽长,斑驳,深邃
你冰凉的目光
常常望穿石巷
秘密的闸门,一扇扇打开
让来路和去路一目了然
对一个城市而言
我是匆匆的路人
你也是陌生的过客
我们都似曾相遇,似曾相识
(李明聪,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春风扶我过柳塘
黄红玲
别在衣襟上的日子
漫不经心
皱纹开出花的情结
云和春对望在山辽水阔
柳塘村一直低头不语
阳光把它洗涤得一尘不染
走过的人看一眼
欲望就瘦了一圈
那条弯了又弯的路
并无柳树可倚
路口的水域曾布过野天鹅的阵容
烟火与诗意丰满了它的羽翼
蓖麻花探出半截屋檐
张望着柳塘码头的鱼汛
而我正扶着春风走过这里
(黄红玲,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