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

一心为民的村干部

——记邵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郭海同

邵阳日报记者 伍洁

12月9日上午,邵东市仙槎桥镇青山村党委书记郭海同来到村里的军利五金工具厂扶贫车间了解车间生产情况,为扶贫车间销售出谋划策。

这家扶贫车间是今年2月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的,扶贫车间由郭海同个人免费提供1200平方米的厂房,然后他带领村里党员和贫困户以入股的方式筹资运行。目前扶贫车间50多名工人中,有12人是本村的贫困户,这些贫困户不仅能拿工资,年底还有分红。

走进青山村,人们对郭书记无不点头称赞。村民彭老说:“郭书记为人很好,年年都慰问困难户,对孤寡老人赵春贤,他长期帮扶,确保他的正常生活需求。”村民单辉艳说:“前几年,我小孩被火烧伤,郭书记几次往返邵东衡阳接送,不收一分钱,他是个大好人。”

2005年,郭海同被村民推选为村书记,在基层岗位上工作十几年,他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就想为群众做点事,把青山建设好”。为群众就医,他深夜义务接送;为村里面貌改善,他积极争取资金项目;为帮扶困难群众,他自掏腰包。近10年来,慰问困难群众和为村级公益事业捐款100多万元,带动村里捐款超过600多万元。

农村经济发展,才能致富于民。仙槎桥镇素有五金之乡的美誉,以此为切入点,他提出了“五金之村看青山”的口号,采取老乡招老乡和以商招商的方式引进企业,并为企业排忧解难,做大做强五金产业。

2012年,为了引进荣贵金具设备有限公司,他多次登门拜访老板,在其真情感动下,老板答应回乡办厂,郭海同为其全程代办征地等手续,该厂现已投产。公司老板说:“我把企业办在青山的主要原因是村级班子作风正,他们为我办事,我付他们加班费和路费都不要,这样的班子我信得过。”

目前,村内有个体私营企业12家,年产值9000多万元,年上交国家税收500多万元,吸纳本村及外地务工人员800余人。青山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4200元提高到2019年的23800元。

--> 2020-12-10 邵阳日报记者 伍洁 ——记邵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郭海同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124.html 1 一心为民的村干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