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中午,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独树村一栋老房子里,73岁的杨龙清老人将刚炒好的香干炒肉和一大碗白米饭端进龙奇军的卧室,看着龙奇军津津有味地吃着,站在一旁的杨龙清笑呵呵地喊道:“你慢点吃,不要噎住了!”
杨龙清祖孙三代爱心接力赡养毫无血缘关系的智障残疾人44年,演绎了一段人间大爱。2018年1月,杨龙清被评为邵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
故事还得从1976年说起。龙奇军家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原芙蓉大队,身体残疾,天生智障,家里没有取名。当年春,他的母亲病逝。大队干部做了当地许多人家的工作,谁也不愿收养他。杨龙清的母亲钟六云得知情况后,好心收留了龙奇军。
这名残疾孤儿刚进杨家时,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善良的杨家人接纳了他,为他理发洗澡,换上干净衣服。杨家人还给他取了“龙奇军”这个响亮的名字,希望他今后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钟六云教育家人,一定要把龙奇军当作亲人。经过三年的精心照料,1979年的一天,龙奇军终于能站起来自己走路了,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
杨家把龙奇军当亲人,全村皆知。2003年,钟六云两老先后去世。临终前,他们反复嘱咐杨龙清:要信守承诺,一定要有三代人照顾龙奇军的准备,要照顾好他一辈子。杨龙清含泪点头。
其实,早在1986年,杨进秋、钟六云夫妇就先后双目失明。当时,杨龙清的女儿龙美艳年仅13岁。而杨龙清一直在汀坪乡工作,其妻大部分时间在广西龙胜照料年迈的岳父母,照顾家人的重担就落在龙美艳一人肩上。正在读小学的龙美艳作出了艰难的人生抉择:辍学回家。每天除了给龙奇军洗衣做饭,还要养猪种田、照顾爷爷奶奶。
今年,龙美艳已经47岁。她放弃了外出务工挣钱的机会,随丈夫在附近学校煮饭。从13岁到44岁的31年中,他们照顾龙奇军,不知吃了多少苦。龙奇军则早已融入他们的家庭,成为他们的亲叔叔。
“40多年了,龙奇军现在生活还是不能自理,他的一日三餐以及洗澡洗衣服都是我和老伴两人一起帮忙来做,我们必须在生活细节上把他照顾好,否则他生病了就更麻烦。”杨龙清自60岁退休后,就一直在家贴身照顾龙奇军。
杨龙清一家传承朴实善良的家风,弘扬无私大爱的美德,在湘桂边界传为一段佳话。杨家多次被评为县、乡“五好文明家庭”。2014年,被评为邵阳市“最美家庭”。杨龙清把这些荣誉牌匾挂在堂屋中央,让儿女看,让子孙后代看,要让他们记住,龙奇军永远是自家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