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8日

深耕“薄田”不言悔

——记新邵县龙溪铺镇高冲小学校长陈明

邵阳日报记者 羊长发

田土有肥沃与贫瘠之分,学校有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别。优质学校能“高产”,大家都向往,而薄弱学校却往往“歉收”,一般人避而远之。

然而,为了贫困山区的薄弱学校不落下一个孩子,新邵县龙溪铺镇高冲小学校长陈明却深耕“薄田”,甘当“人梯”,无怨无悔。

2014年,陈明原本在省道旁的一所中学已从教三十多年,工作轻车熟路,日子安闲自在。这年,停办了许多年的新禾教学点复学,在没有人愿意去的情况下,陈明却主动请缨。该教学点距省道有七八里山路,崇山峻岭,十分偏僻。家人知道后强烈反对,陈明就请领导一起做家属的工作,终于得到了理解支持。来到新禾教学点,陈明请村支书陪同,用两天时间走遍全村,把超龄弱智没入过学的、因残疾无法外出就学的、因路途远无法适龄入学的孩子都接到了学校,从而开启了他们人生新的旅程。这些孩子在就近的教学点上了四年学后,年龄大了,体力强了,能走出大山到更远、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了。

2016年秋,龙溪铺镇位于大山深处的下源村的高冲完小没人挑大梁了,中心校领导又想到了陈明,对他说:“新禾点你已经办好了,有人接手了,高冲完小更需要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不畏艰难的人去挑重担,你是最适合的人选。”陈明深深理解大山里没有书读的孩子的苦,便毫不犹豫答应了。高冲完小距家里有19公里,需翻山越岭,老父亲与陈明住在一起,晚上必须照看,近四年中他每天来回奔波38公里,从没缺过一堂课。

下源村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距离学校有10多里路,为了控流保学,陈明花了4天时间对学生家一一走访。开学时共来了100多人,没有一名学生流失。然而,100多人里72人是留守儿童,其中还有13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9个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没有联系,由爷爷奶奶养着,他们普遍衣服破旧,乌黑的手,脏黑的脸,让人看着揪心。尽管学校办公经费严重不足,但陈明还是给几个很贫穷的孩子免了生活费,由学校补贴给食堂。一个叫彭义(化名)的学生,奶奶一只眼失明,父亲是残疾人,妈妈离家出走,家人无法照顾他,陈明干脆安排老师带着,早餐和班主任一起吃,中餐吃国家营养餐,晚餐和老师在食堂吃,还有一个叫曾文军(化名)的弱智儿童,十二岁了没进过学校门,他奶奶说他想来读书,陈明满口答应,并且免了他的生活费。在高冲完小四年中,凡是能来学校的,陈明都接来了学校。

留守儿童很多心理素质欠佳,有的因缺爱而自卑孤独,有的因缺管教而无法无天。陈明和班主任商量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常亲自和学生谈心,和家长电话交流。有一个叫孙奥(化名)的学生,性格傲慢,生活懒散,玩手机游戏上瘾,三年里陈明至少和他谈过10次话,和班主任商量办法不少于6次,最终,孙奥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 2020-12-08 邵阳日报记者 羊长发 ——记新邵县龙溪铺镇高冲小学校长陈明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3023.html 1 深耕“薄田”不言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