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塘渡口镇联合村地处邵阳县城郊,且由两个村合并而成,只有一条又破又窄的通村公路,山多耕地少,没有特色产业,主要经济来源为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共有贫困户101户383人。
扶贫先扶智。“通往学校的路都修不好,谈何扶贫?”这是村民的原话。据村干部介绍,村部到村小学距离约1.3千米,2018年底纳入规划,其中有一段路需占用邻村的地,双方一直未能协调好,导致修路工作停滞不前。为此,我们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交心通气,化解矛盾,最后达成一致。这样的矛盾我们先后处理了三四十起。现在,全村的道路宽敞平坦,每个小院落都是水泥硬化路面。村民自发送来了锦旗:“无私奉献 优质服务”。
“我们这里的水浑浊,长期饮用这样的水,村里好多人都患有结石病,你们要想办法帮我们解决啊!”针对村民们反映的问题,我们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市中心医院决定出资20万元改造自来水。同时,我们与水利、供水等部门沟通交流,决定采取加大主供水管和增压的方式,解决村民的喝水问题。清冽干净的自来水通到家门口,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见到我们也是笑容满面。
身处深度贫困村,怎样才能摘除贫困的帽子?我们通过多方渠道,与湖南省味味美公司联营发展产业种植刀豆。该公司负责免费育种和提供技术指导,免费发放肥料。收获期间,该公司每隔三天便派人来收购,年底统一结算。同时,市中心医院拿出一定资金按产量作为奖补。此外,我们还发动贫困户种植了490亩油茶,发展小规模养殖场2个,并成立了东兴公司等大规模种养合作社3个,村集体以入股的方式参与扶贫产业发展经济。多管齐下,村里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的预期目标。
走访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拉近干群关系的一剂良药。为熟悉村里的真实情况,我们有空就走村入户。一次,我走入村民陈荷花家,刚要入门时,“砰”地一声门关了。吃了个闭门羹,这是为什么啊?百思不得其解,我再次敲门,门开了,紧接而来的却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话语,“你们这些吃干饭的,来我屋里干吗?我崽病了,没钱治,也没人管……”当时我心情十分沉重。通过询问村干部得知,陈荷花的丈夫已去世,有两儿一女,虽然都已成家,但家境一般,其小儿子患有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卧病在床,因为没钱做手术绝望至极。在了解情况后,我们安慰好她的情绪,联系好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同时为其申报低保。在新农合医保和脱贫政策的帮扶下,陈荷花的小儿子顺利完成了心脏手术,现在恢复得很好。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在驻村的朝朝暮暮,看到父老乡亲的生活日新月异,我坚定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信念,立足本职工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作者系市中心医院驻邵阳县塘渡口镇联合村帮扶工作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