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城步,我的家乡,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苗乡油茶,这种风味独特的美食,更是让我心驰神往!
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沅江支流巫水上游。很久以前,苗族先民们居住的环境山高水冷,气候严寒,蛮烟瘴气和毒蛇蚊虫横行。先民们缺医少药,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靠多饮茶、喝浓茶抵御蛮烟瘴气,防治疾病,提神养精,祛湿散寒。但过多地喝浓茶会让身体感到不适。于是,他们尝试着在茶汤中加入适量的杂粮和调味品。这样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油茶。
我小时候,母亲经常在秋天把冷饭、花生、黄豆、玉米晒干,拿袋子装起来。到了冬天,大家围在一起烤火聊天,母亲就把之前准备好的食材拿出来,打一锅香气浓郁的油茶。满屋子的人喝着滚烫的油茶,说着家长里短,感觉寒气顿消。
一旦有亲朋到访,热情好客的苗乡人民,必打油茶相待。打油茶须先将黄豆、花生、玉米、阴米、糍粑炒熟炸香,分发到小碗中。再将峒茶叶熬汤,将滚烫的茶汤淋入碗中,撒上葱花、胡椒粉。一碗咸、辛、甘,夹杂微苦,香气四溢的油茶便做成了。我还喝过母亲做的“另类油茶”。有一次家里没有茶叶了,我们姐妹几个想喝油茶。母亲用酱盐菜开汤给我们做了一碗酸、辣、香、脆的“油茶”,我们喝得酣畅淋漓,啧啧称奇。现在回想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每个村都会有那么几个打油茶的能手,他们炸出来的油茶原料香脆爽口,熬制的茶汤色泽金黄,茶味醇香。
苗家有两句俗语:“一碗强盗二碗贼,三碗四碗才是客。”“一杯苦,二杯涩,三杯四杯最好喝。”这是热情好客的苗乡人民委婉的待客方式,希望客人多喝几碗油茶。第一二碗茶汤浓涩,到第三四碗,茶水淡化醇和,油茶醇香的本味才会显现出来。
(杨德英,城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