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完全融入书本的世界,就像一匹骏马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尽情驰骋,这种习惯源于二十年前。
那时,我刚大学毕业,进入基层乡镇工作。那是一个偏远的湖区小镇,白天开窗可见稻海翻绿波,到了晚上便一团漆黑,四处静悄悄的,只听到风吹得芦苇瑟瑟地响。乡村的夜晚格外漫长,我以读书打发时间。坐在厚实的被子里,泡上一杯酽酽的绿茶,就着恰到好处的灯光,凝神静气地读一本喜欢的书,那种惬意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部《边城》,一部《飘》,一部《瓦尔登湖》,往往读着读着,整个身心渐渐舒展开来,像一片不染尘埃的羽毛,在远山碧水中轻轻飘扬;又像一只雄鹰在广阔的天地间翱翔,自由自在。如果是周末或节假日,没有上班的负担,遇上一本好书,常常是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完。这时,我与书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时喜时悲,情绪随情节而跌宕起伏。
记得有个冬夜,寒风凛冽,我从《红楼梦》里抬起头来,忽觉天地间格外神秘与静寂。推门一看,外面一片白茫茫。不知什么时候下雪了,雪花飞飞扬扬,满天都是洁白的雪花。我呆呆地看着,直到两片雪花钻入领口,冰冰的,才转身回屋。这时的烛光格外明亮,我加了条围巾,把炉子移近些,继续细读。看累了,再去看雪。那些日子,我被宝黛凄美的爱情所感动,被书中雅致大气的诗词所吸引,为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所牵挂。书很快就看完了,可又觉得意犹未尽。接着,我便读第二遍,第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写下十多万字的心得体会。那几年,我阅读了大量名著经典,国内的国外的,古典的现代的,体略到了读书的巨大乐趣,也领略到了文字的无穷魅力。
古人云,“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多年来,我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出门旅行也会带本书。不读书的日子,好像缺了点什么。万籁俱寂的时候,捧书夜读,读曹雪芹、读莫言、读梭罗、读莎士比亚,读得畅快淋漓,读得天地开阔。读到酣处,我也会披衣起床,听风吹樟树沙沙作响,听雨在芭蕉上弹奏新曲,听花在枝头悄然绽放,看星星在银河里眨眼,看月亮在彩云间徘徊,看雪花纷纷扬扬落满屋檐。每年冬天的夜晚,我都会重温《红楼梦》。坐在电烤炉面前,边看书边喝茶,品味着这些美丽精深的文字,在大观园里少男少女的悲欢离合中,体悟着人生的美好与无常,享受着天地的静谧与明亮。
(蔡英,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