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5日

幸福生活在招手

——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小麻溪村脱贫记

邵阳日报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吴军民 王希文

“喽喽喽……”11月30日晨,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小麻溪村阳华勇家的养殖场,在阳华勇的召集下,猪栏里的“吃货”争先恐后地跑过来抢食。看着“吃货”们大快朵颐,阳华勇欣慰地说,幸福生活在向自己招手。

因为收入单一,家里又缺劳力,阳华勇家一度成了“贫困户”。迫于生计,阳华勇也曾去东北从事“出海捕鱼”的工作。“在外面也赚不了什么钱,还因为长年累月在海上漂泊,落下一身毛病。”回忆起在外闯荡的日子,阳华勇深有感触。

2017年,听说家乡的路修通了,村里号召大家回乡创业,还有政策帮扶。为了甩掉“贫困户”帽子,阳华勇决定回家建猪场当“猪倌”。

“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帮我争取到100多万元无息贷款,用来建养殖场;还帮我联系养殖公司,租我的场地养猪,一年有30万元的租金。我自己在养殖场上班,每个月拿4500元工资。”阳华勇说:“养殖风险由公司承担,无论盈亏,我的租金和工资一分不少,对我来说几乎是‘零风险’,不到5年就可以回本。”

如今,阳华勇的养殖场面积达到了1600平方米,存栏300头母猪,每年可出栏2000头生猪,一年可增加收入35.4万元。

在阳华勇的示范带动下,小麻溪村又先后开办了3家养殖场,最大的一年可出栏近4000头生猪,很多人和阳华勇一道迈上致富之路。

小麻溪村养殖场的兴起,正是市交通运输局对口帮扶的成果之一。自2015年对口帮扶小麻溪村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全体帮扶干部扎根在这块脱贫攻坚的“阵地”,倾注了大量精力和汗水,助力小麻溪村加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步伐。

小麻溪村位于洞口县罗溪瑶族乡西北面,雪峰山腹地,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

“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是小麻溪村通往外界的唯一出口;在村里找不到出路,年轻人便成群结队走出大山……”2015年,市交通运输局在小麻溪村对口扶贫伊始,就发现小麻溪村发展滞后的一个关键症结——路不通。

自驻村帮扶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着力帮助小麻溪村破解交通瓶颈。近6年来,先后修建了村组道路9.79公里,硬化了小麻溪村至洪江市龙船塘乡的旅游公路3.1公里,通村公路窄加宽2.13公里,桥梁2座,全村所有的道路全部硬化,在山窝窝里凿出了幸福之路。

路通百业兴。市交通运输局驻村小麻溪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伍玉铭介绍,随着道路的拉通,小麻溪村陆续建起了脆枣、罗汉果、紫红薯、油茶种植基地,开办了红薯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大家的腰包逐渐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2017年以前,村里的小学年久失修,成了危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孩子们要到最近的乡中心小学读书也不现实——需翻越大山,步行5公里山路,所以只能挤在“危房”里上学。

市交通运输局的帮扶队员多方奔走,陆续争取资金157.3万元,修建起全新的村小学和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该局还投入18万元,对村小学操场进行硬化,修建了舞台、安装娱乐健身等设施。“学校落成搬进新教室那天,孩子们笑得好开心!”该校教师林友花回忆起2018年学校投入使用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这几年,我们累计争取各项扶贫建设资金1500余万元,作为后盾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和市交通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站筹措大量资金,为村里修山塘、接通自来水、硬化道路、改造电网、建设垃圾填埋场、完善农村医疗、发展产业。目前,‘两不愁三保障’已经全部解决,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实现了整体脱贫。”伍玉铭介绍说,如今的小麻溪村升腾起了新的希望。

--> 2020-12-05 邵阳日报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吴军民 王希文 ——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小麻溪村脱贫记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914.html 1 幸福生活在招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