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象
11月28日至29日,邵阳市和谐家庭促进会会长、高级心理咨询师李茜接连接待了四名“症状”基本相似的“病友”。
病友甲:李老师,最近几天我总提不起精神,烦躁不安、压力大,整个人都感觉没有生机,仿佛世界都变灰了。我是不是病了?
病友乙:近来我特别嗜睡,坐在沙发上要不了多久就迷迷糊糊的,连平时最喜欢看的电视剧也不能让我打起精神。但是到了晚上睡眠质量又不高,梦多。结果,白天做事时注意力分散,打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下降,很容易产生迷茫孤独感,非常郁闷。
病友丙:李老师好,不知怎的,我最近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很容易生气,一丁点事都可能让我大发其火,但过后又后悔,想控制自己又控制不了,事后常常一个人偷偷伤心流泪。我是不是得了人们常说的心理疾病?
病友丁:我最近总感觉头晕,睡眠也不好,因此不想出门。如果不是有十分重要的事要办,我就只想呆在家里。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没有病,既然没有病,可我经常感到心里难过,我想是不是我的心理出了问题,您能帮我解释这是什么原因吗?
已经专业从事心理工作10多年的李茜立马断定,“病友”们反映的“症状”就是冬季抑郁症,也称作“冬季心理流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变化。
“认知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看事情总往不好的一面想,注意力下降并且多集中在自己身上等;情绪情感方面表现为:心情低落、情志压抑、容易发怒、自罪自责、常感内疚等;行为方面表现为:运动减少、贪吃、兴趣减退、坐立不安等。此外,还往往伴随身体上的不适反应,如头晕、怕冷、失眠、身体某个部分或肢体变得僵硬等。要注意的是,在冬季心理流感中,性格敏感的女性是高发人群。”李茜介绍。
原 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的心理也会患上“流感”、出现季节性的抑郁呢?李茜与我市资深心理工作者、邵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唐友忠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唐友忠认为,“冬季心理流感”主要源于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冬天日照少,人体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缩短的变化,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情绪与精神状态也出现紊乱。
二是冬季气温降低,户外活动减少,情绪容易低落,特别是常年在室内电脑前工作并缺少运动的人群,比一般人更易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
三是入冬后呆在室内的时间相对延长,特别是与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延长,一件琐事,就可能激发过去长期积累的不悦情绪。
四是冬季是各种聚会、宴席集中的时段,年终各种压力增大,造成情绪波动较大。
“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感情脆弱的人,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上班很少见到太阳以及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都更易患‘冬季心理流感’。”唐友忠说。
措 施
唐友忠和李茜告诉市民,“冬季心理流感”其实是可防可治的。
“预防‘冬季心理流感’首先要调整认知,正确归因。要懂得注意区分外部环境和自身压力的界限,因为冬季抑郁往往是因为人体对外部环境不适应而发生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活真的变糟糕了。”唐友忠表示。
唐友忠介绍,适当运动和多晒太阳是预防“冬季心理流感”的两大法宝。增加日照时间,能够有效抑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进而降低褪黑素带来的情绪影响;冬季男女老幼都要适当进行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脑内啡肽的浓度,让人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可以调整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紧张、易怒、焦虑、抑郁等负面状态;实在无法开展室外活动的人群,可以在室内做一些肢体训练,比如体操、健脑操、太极拳、瑜伽等。
“敲打穴位,也有平衡情绪的功效。”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脑血管专家蒋新作也为防治“冬季心理流感”支招。蒋新作介绍,中医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依次敲打后溪穴、内关穴、攒竹穴、瞳子髎穴、承泣穴、人中穴、承浆穴、神藏穴、大包穴、百会穴等,可以缓解和治疗抑郁、焦虑等症状。另外,蒋新作提出,科学泡脚,能够有效提升精神。他说,晚上阳气收敛,阴气浓重,此时用热水泡脚可以温暖阴血,起到补血溺阴的作用,从而消除疲劳,提升精神,改善睡眠。要注意的是,大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取中药泡脚:脚臭的人,泡脚时可以在水里放点醋;体寒的人,泡脚时可以在水里加点花椒水或干姜水;痛经的女性,泡脚时可以在水里加白芍、益母草、当归;患有糖尿病的人,泡脚时可以在水里加黄芪、透骨草、伸筋草、花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