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沅陵县,是沈从文先生笔下描写的天堂,是美得令人心痛的地方。
这里,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县,5852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溪河交错,汇聚着沅水、酉水两条大河,有大小溪河910条,总长3888.55公里,水能资源居湖南省第一。
这里,是洞庭湖平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连着武陵、雪峰两大山脉,重峦叠翠、生态秀美,有楚秦黔中郡遗址、秦代二酉藏书洞、唐代龙兴讲寺、明代虎溪书院和辰州三塔、曾经幽禁过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山和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等等。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渔猎农耕,繁衍生息。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湘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时代,沅陵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积极对接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产业政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自觉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实现全县顺利脱贫摘帽的同时,打造出辰龙关茶旅融合、借母溪文旅融合、工业园高新发展、安置区集中就业等一批在省内外具有示范效应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案例,描绘出了一幅幅崭新的美丽画卷。
“三合一体”辰龙关
从沅陵县城沿长吉高速东行百里,再沿官庄至五强溪电站公路前行数里,便可到达历史上驰名的辰龙关。辰龙关控扼元明清三朝由北京通往云南大理的湘黔驿道,清代康熙王朝“平三藩”因取得辰龙关大捷才一路势如破竹,彻底平定大西南;红二方面军长征也是通过智取辰龙关,才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队固守的沅水防线,顺利进军大西南。
辰龙关不仅地势险要,而且盛产名茶。辰龙关所在的界亭驿村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群峰夹溪、间有狭长盆地,独特的峡谷小气候蕴育出千古名茶“碣滩茶”,早在唐中宗时期碣滩茶就上贡朝廷、流传日本。2015年,碣滩茶在米兰国际博览会上摘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中国名茶金骆驼奖”。
近5年来,沅陵县委围绕脱贫攻坚发展战略,创新推出“三合一体”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成立辰龙关碣滩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组织界亭驿村以村集体近3000亩茶园、村民闲置土地900亩及该村历史自然资源入股,通过“资源合股、农民合作、社会合力、产村一体”实现资产成资本、农民成股民、特产成产业,“茶园+景区”配套建设、“公司+农户”并肩发展,带动全县开发建成优质茶叶基地15.3万亩,年产碣滩茶达1.28万吨,既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收益,又为绿色发展开辟出实践路径。
太安社区新家美
沅陵县是湖南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许多偏远山区地广人稀,有的群众甚至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业更难,安居乐业难以保障。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持续增收能致富”,沅陵县委、县政府在太安社区探索出“四有四安”的后续帮扶新模式:有服务,家庭安居;有就业,就业安定;有产业,收入安稳;有动力,生活安心。
太安社区,是沅陵县委、县政府投入3.5亿元建成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建有52座大楼,集中安置1391户、5432名易地搬迁贫困群众,是有名的“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今年6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时政频道《朝闻天下》以“易地搬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为题,专题报道了这里居民的幸福生活。
社区采取“管委会+物业服务”双重管理模式,开设便民中心提供社保、民政、卫健教育、户籍、不动产登记等公共服务,建立超市、银行、医院、幼儿园、公交站、警务室、阅览室、图书室、棋牌室、法律咨询及调纠室等一系列配套场所和设施,全方位推进就医、就学、交通、政务等八项服务,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大力开辟劳务输出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本地园区就业、扶贫特岗就业、自主创业就业、城镇就业、打零工就业等“七种”就业渠道。截至目前,社区引进美桀电子、德云服饰等品牌企业创办了18个扶贫车间,安排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984人,人均月收入近3000元。组建太安社区茶叶种植合作社,组织县辰投茶叶公司与1359户搬迁户签订茶叶产业帮扶协议,同时吸纳贫困户搬迁户参与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收入稳定,太安社区的贴心服务让搬离故土的广大居民迅速融入了新的家园。
奇力新的“全球第二总部”
沅陵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亲清”思维持续营造聚商、惠商、安商、富商环境,以显著营商生态优势吸引向华电子、奇力新电子、“沅陵大曲”等一批大型企业纷纷入驻。目前,工业集中区已引进工业企业28家,其中规模企业8家、省级高新企业4家,预计到2025年,园区工业产值将达到108亿元,跻身全省“百亿产业园”行列,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高地之一。
11月24日,湖南(沅陵)工业园正式揭牌,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材料商、台资企业“飞磁电子”与沅陵县政府正式签约,成为入园的第五家台资企业。至此,“飞磁电子”母公司奇力新集团负责人三年前承诺的“把奇力新湖南沅陵公司打造成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球第二总部”基本成型。
2017年,奇力新集团与先期入园的向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正式成立湖南奇力新电子有限公司,当年5月一期项目顺利投产。2019年完成投资10亿元建成二期项目,形成研发生产电感、电容、电阻、磁性新材料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目前,该公司员工规模已超过1500人,投资规模达到21.5亿元。三年内,员工将增至1万人,每年产值、利税贡献将分别达到50亿元、3亿元以上。
借母溪里“狃子花开”
历史上,沅陵水道、驿道沿线历来富庶。但生活在大山深处借母溪一带的群众,在旧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却极为艰苦,“娶妻生子难”一直困扰着当地村民。由此,催生了“借母生子”的典妻制度。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典妻习俗已成为历史,但“狃花”(当地人把借来的妻子称为“狃花”)传说却是借母溪民俗文化旅游的独有资源。为把借母溪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变现为游客流量,沅陵县委、县政府加大文旅融合开发力度,在组织本土作家创作小说《狃花女》的同时,投入2000万元组织文创团队将小说改编成《狃子花开》实景剧。
实景剧以自然山水和村居为舞台背景,以当地盘木工春牛和狃花女碗儿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体,融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辰州傩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沅陵山歌号子,植入还傩愿、盘木号子、采茶歌、山歌小调等多种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打造出自然山水、民俗风情与现代舞台艺术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成为全省文旅融合的艺术精品。节目推出近三年来,以平均每周1.5场的密度已演出了200余场,带动了景区旅游。2019年借母溪接待游客3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
在沅陵县委县政府持续努力下,文韵沅陵、水韵沅陵、绿韵沅陵、茶韵沅陵四张品牌闪亮登场,旅游产业蔚然而兴,2019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成为全县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