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资江河畔的北塔区田江街道苗儿村,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2602人,辖区森林面积高达3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0%。村里人口多,防火面积广,苗儿村的森林防灭火压力无疑很大。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0余年来,苗儿村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并由此先后获得了三湘巨变“四十年四十村”、全国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守护好青山绿林,苗儿村有什么法宝?
积极主动,扛起“千斤担”
森林防火无儿戏。苗儿村“两委”主动扛起防火重担,组织成立了村防火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挂帅,将村干部森林防火工作情况与绩效管理挂钩,制订了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杜绝森林防火工作挂虚名、讲空话、不落实等现象。
该村建立了“四包”工作责任制,与相关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实行村干部包片、组长包山头、农户包家人、护林队员包重点监管对象,做到森林防火不漏山、不漏户、不漏人。同时,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严格实行火情报告制、举报奖励制,确保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置。
常态宣传,念好“防火经”
身在绿海中,防火记心中。苗儿村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该村制订了《苗儿护林防火公约》,全年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在醒目位置制作防火广告牌、警示牌100多块,每年出动流动宣传车200多台次,并充分利用座谈会、村村响、微信群、宣传栏、倡议书等形式,经常性开展防火宣传,营造了“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提高了群众的防火救火意识。
每年春节、清明节等重要节点前夕,该村都要召集党员、组长及村民代表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开展突击式、地毯式宣传教育,把各项防火任务要求传达落实到组、到户、到人。
精选强训,打造“护山神”
一树难成林,有树才有金。为确保防火护林工作有力有效开展,苗儿村全面加强森林防火护林力量建设,打造苗儿“护山神”。
该村聘请了2名专职护林员,每天进行动态巡护,做到有检查、有报告、有记录。对护林员实行奖罚措施,凡责任区域全年未发生一起火灾的护林员,每年奖励480元;如出现火灾,则每起扣除工资480元,极大地提高护林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该村还组建了一支由热心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组成的志愿护林队。45名护林队员情况熟、脚杆勤、吃得苦、耐得劳,关键时候喊得拢、用得上、冲得出。
苗儿村每年组织护林队、护林员、党员、组长开展2次以上防火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实打实提高应急和实战能力。
细抓严管,织密“安全网”
强化源头管理。苗儿村全面实施“三禁”措施,即:在村域内禁止上坟烧纸、禁止烧荒、禁止烧秸秆。虽然苗儿村不属禁炮区,但从2017年起,该村与城区同步禁炮,杜绝火源火种。该村还将村边、路边、田边、坟边、厂边、林边的干枯杂草彻底清理,清除易燃隐患。此外,投入160余万元,在与周边村、社区的森林边界线上和辖区森林适当部位修建了12公里长、5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做到重点部位、重点地带防范有力。
强化日常监管。苗儿村建立了防火巡查监管机制,坚持重要时段一日一巡查,秋冬干燥易燃季节勤巡查,抓早、抓小、抓好。每年清明节采取全天候监管,在进山路口设立交通卡点和防火警示牌,组织党员干部、护林队员盯路口、盯山头、盯人头、盯坟头,一旦发现违规野外用火行为,立即处置。近3年来,共消除火患20余起。
强化装备建设。该村加大防火资金投入,斥资12万元建立一个微型消防服务站,配有消防洒水车1台、消防水管2捆、防护服6套、灭火器28个等专用防火救火设备物资,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苗儿村党支部书记谢拉明表示,防火护林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抓的工作,苗儿村将牢记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一如既往地压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护好绿色家园,建美幸福乡村,加快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