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急救

邵阳日报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曾瑞伟 李文娟 孟天笑

“血饱(血氧饱和度):80、65、55……”

“血压:110/66、102/60、90/55……”

11月18日傍晚,医生护士们精准地报出这一组组数字,提示着又一场与死神竞速的急救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紧张进行着。护士迅速执行值班医生马凯进和孙莎艳下达的各项抢救医嘱: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仪持续心电监测,床旁心电图,多学科急会诊,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

这次抢救的是一位86岁的老奶奶,老人一直身体不好,患有慢性尿毒症,每周需要接受两次血液透析治疗。11月17日,老人出现干呕症状,随后病情出现变化,家属迅速将她送至市中心医院治疗。入院时,老人的嘴唇发绀,手指甲发乌,呼吸急促,手脚渐渐凉下来,意识不清……快速的病情变化让小儿子小钧猝不及防,方寸大乱。他立即与身在外地的大哥联系,被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母亲。

老人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在孩子们还未成年时,丈夫生病卧床数年。老人硬是咬紧牙关,将两个儿子培养成了大学生,三个女儿也送到了高中毕业。

此次,命悬一线、危在旦夕的老人能否转危为安呢?当老人的子女向急诊科主任刘可轩表达了强烈的心愿后,刘可轩带领医护团队为老人制定了精细的急救方案。老人因缺氧烦躁不安,无创呼吸机不能有效改善缺氧,就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支持;老人无尿且血压低就先稳定血压,然后使用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帮助老人过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有毒物质;老人营养不良就进行胃管鼻饲营养;小心谨慎使用各种药物以慢慢纠正老人体内的失衡,同时又不能增加心脏负荷……

稳定病情、抢救生命这是一项庞大而精细的工程,急诊科医护团队在科主任刘可轩、护士长颜冬梅的指挥与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呵护下,老人的病情稳定住了,第一次长达20个小时的CRRT治疗,成功脱出体内多余水分1900多毫升,首日听诊双肺满满的湿啰音得到了明显改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

看到老人转危为安,家属眼噙着热泪,对刘可轩、颜冬梅说:“谢谢你们,感谢你们在生与死之间筑起的这道防线,让我们家的老人转危为安。虽然老人病情仍旧危重,死神并未走远,但你们为老人和我们家属争取到的这些时间,让我们能够在老娘最后的日子多一些陪伴,让遗憾少一点,再少一点,就都是有意义的!感恩有你们!向你们致敬!”

--> 2020-11-30 邵阳日报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曾瑞伟 李文娟 孟天笑 1 1 邵阳日报 content_2674.html 1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急救 /enpproperty-->